製造業今年很“卷”?“廣東造”這樣破局

站在年中的座標回望今年的製造業,繞不開兩個關鍵詞——新和拼。

科技創新風起雲涌:看全球,Sora開啓大模型新紀元,蘋果Vision Pro引發VR浪潮,英偉達推出最強AI芯片Blackwell;看國內,嫦娥六號書寫探月精彩篇章,國產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全球訪問量突破1000萬人次……

拼也是真的拼:新能源車企打起價格戰,“百模大戰”如火如荼,智能手機步入AI競速賽,製造業出海掀起新一輪浪潮……

作爲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廣東造”的上半年同樣繞不開這兩個關鍵詞。它們揭示着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廣東造”如何破局求變、向上生長。今年以來,行走在製造業一線,我們發現,不斷上新的“廣東造”,正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

“卷價值,而不是卷價格”

從2023年下半年起,中國汽車市場的拼殺愈發白熱化。

卷價格、卷配置、卷流量……就連玩轉汽車工業一百多年的寶馬,今年也先後因爲腰斬式大降價和退出價格戰衝上微博熱搜。

“我們認爲應該是卷價值,而不應該是卷價格。”2024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華爲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這樣解釋“卷”的內涵,“要卷智能化,卷豪華感、舒適感,卷安全、高品質,卷卓越的、舒適的用戶體驗。”

市場也給出了選擇。

華爲與賽力斯共同打造的問界熱銷,讓賽力斯扭虧爲盈。賽力斯預計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39億—660.0億元,同比上升479%—498%,實現歸母淨利潤爲13.9億—17.0億元。要知道,此前賽力斯已經連續虧損4年了。

事實上,在製造業這樣一個對於技術、成本、規模、質量都很敏感的行業,問題的重點在於要卷什麼、要如何卷。

如火如荼的“百模大戰”進入了下半場,國內企業紛紛放大招,有的選擇開源,有的選擇降價。

以足球比賽作爲類比,下半場是很比拼板凳厚度的。而在“百模大戰”的下半場,“板凳厚度”則是技術能力所能帶來的場景應用。

今年5月,騰訊宣佈其旗下混元文生圖大模型全面升級,並對外開源。這也是首箇中文原生的類Sora架構開源模型,填補了國產大模型在文生圖先進架構上的空白。

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CEO湯道生認爲,大模型的能力競爭,正在從單一的文生文,拓展到文生圖、文生視頻、圖生圖、圖生視頻等多模態能力。

“‘卷’是製造業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能只依靠成本效率,一定要在技術創新上走得快一些。”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在2024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表示。

不斷超越自我,持續找到新機會,進入新的產業賽道,開拓新的增長,纔是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前瞻佈局,方能搶佔先機”

拼價值,才能不斷向上。

價值從何而來?找到新機會,進入新的產業賽道,開拓新增長點。

在全球未來產業競合加劇的當下,前瞻佈局,方能搶佔先機。

今年以來,廣東發佈五大未來產業行動計劃,超前佈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學、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

行走在“廣東造”一線,一系列讓人驚歎的“未來科技”不僅可觀可感,還衍生出一個個未來產業,“未來”已悄然走來——

比如,你上班可能是打“飛的”通勤。

隨着螺旋槳嗡嗡轉動,無人駕駛的飛行汽車輕盈升空……今年4月,億航智能自主研發的EH216-S“空中的士”,成爲全球首個集齊合格證、適航證、生產許可證“三證”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

“未來可能在家附近就有‘空中的士’起降點,用手機預約就能‘打飛的’,實現‘門對門式’的交通服務。”億航智能副總裁賀天星說。

再比如,你的“同事”可能是人形機器人。

最近,蔚來第二先進製造基地總裝車間的產線工人們迎來一位新同事——身高1.7米的優必選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它能“熟練”完成車門鎖質檢、後車燈蓋板質檢、安全帶檢測、高精度柔順貼車標等工作。

這是全球首例人形機器人在汽車工廠流水線與人類協作完成汽車裝配及質量檢查作業。“預計優必選人形機器人進入汽車工廠將在2024年底實現小規模交付。”優必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劍認爲,人形機器人將重新定義AI時代的工人,把人從重複性的勞動中解脫出來。

甚至,你的項目將在“生物鑄造工廠”裡孵化出來。

在深圳光明區,一座合成生物研究大科學裝置已建成試運行。

“它就像高速公路,讓技術跑得更快了。”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總經理袁海打了個比方,合成生物大設施是具備大規模、自動化、高通量開展合成生物技術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就是“生命鑄造工廠”。

目前,這個大科學裝置同步配套了15億元的合成生物產業基金,建立起“科研-轉化-產業”的全鏈條企業培育模式,極大地縮短了原始創新到產業轉化的時間週期。

每一次創新火花的迸射,都可能誕生改變未來的種子。以“創新之核”激盪“發展之能”,“廣東造”未來可期。

“突破‘舒適圈’,市場總能找到‘縫隙’”

新的機遇並不僅僅在新的產業賽道上,價值的提升也來源於傳統產業。

其一,從體量上看,傳統優勢產業仍是廣東的支柱產業;其二,傳統產業是整個工業的基礎,爲高新技術產業提供原料支撐和應用場景,一些新動能就是從傳統產業裡“長”出來的。

在“中國皮具之都”廣州花都獅嶺皮革皮具特色小鎮,科技創新是企業“包”打天下的底氣。咖啡渣再生皮革、可持續太陽能充電、防割科技面料……廣州市金聖斯箱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輝古自豪地說,公司六七成營收都來自這些自主研發的箱包。

在“中國小五金之鄉”肇慶高要金利鎮,豪發、豪勁兩家兄弟企業把鋁玩出新花樣。他們從生產鋁錠的普通金屬加工起家,延伸到家居、照明、電子、汽車等領域,還成立了工程研發中心,豪勁更是憑此加入寧德時代“朋友圈”。從只做五金到不止五金,金利鎮轉型升級底氣更足。

可以說,勇於突破“舒適圈”,拼創新、造品牌,市場總能找到“縫隙”。

尤其是隨着新一輪工業設備更新的到來,傳統產業更是迎來了轉型升級新機遇。

佛山市艾樂博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就從中看到了大商機,“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對設備更新的需求很大,我們經常‘爆單’。”該公司市場部經理劉思達興奮地說。

以鍋具行業爲例,劉思達注意到,很多工廠正處於二代接班階段,壓機等生產設備老舊,對自動化設備與數字管理軟件的升級需求巨大。

然而,在實踐中,很多中小企業往往是不懂怎麼更新設備,更不懂如何數字化轉型。

“我們爲工廠升級改造‘把脈’,不僅幫企業更新設備,還要幫他們規範數字化管理軟件,推動產線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劉思達說。

“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實施製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傳統產業正成爲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蔡日梅說。

“再不出海,就該出局了”

剛剛結束的歐洲盃上,13家贊助商中,有比亞迪、vivo等5家企業來自中國。這一數量,再次打破紀錄,佔比也逼近四成。

這似乎透露着中國企業的一種決心:“再不出海,就該出局了!”

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又掀起了新一輪的出海熱潮。從跨境電商到光伏組件、新能源汽車等衆多行業,出海成爲衆多製造企業尋求新增量的最佳選擇之一。

但這一輪的出海,顯然與過去不一樣。

一方面,企業會面臨更多超出專業能力和認知以外的不確定性,影響企業未來的出海決策和判斷。另一方面,在新一輪出海浪潮中,尖端技術與優質產品成爲了品牌全球競爭力的關鍵。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爲,當下是中國企業的“第三次出海”,應當推動技術走出去,並以核心技術在海外提高售價,出售價值更高更先進的汽車產品。

就在7月4日,比亞迪第8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其全新竣工的泰國工廠正式下線。

隨着泰國、烏茲別克斯坦等海外工廠陸續投產,比亞迪開始駛入大規模海外製造的出海深水區。這不僅意味着比亞迪開始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複製到海外,更顯示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從訂單貿易轉向對產業鏈上中下游的本地化佈局。

7月17日,廣汽埃安泰國智能工廠在泰國羅勇府正式竣工投產,第二代AION V也迎來全球同步下線。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說,隨着泰國智能工廠落成,廣汽埃安也實現了整車出口和本地化生產“兩條腿走路”,不僅要在泰國同步導入目前最先進的技術和產品,還將通過打造“燈塔工廠”智造體系,助力泰國本土新能源汽車產能提升以及產業生態升級。

作爲最早走向海外的中國企業之一,TCL如今的業務遍佈歐洲、北美、拉美等超160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設立46個研發中心和33個製造基地,建立起完善的研發、供應、生產、銷售體系。

比如,設立於美國硅谷的研發中心,是TCL海外研發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於尖端科技的研發。而設在墨西哥的工廠,則是確保其本地化的創新研發和生產能力。

如今,國內還有更多的公司在考慮出海。

“出海要堅持長期主義,才能做好。”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建議,政策法規的穩定性是出海的一個重要考量,一定要找到一個穩定的市場實現規模化;出海應注重技術的創新,纔有可能取得成功。

曾經,中國企業出海是“翻過這座山,讓世界聽到你的故事”。如今,中國企業則是深度嵌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從簡單的“走出去”,邁向更深層次的“本土化”,講述新的全球化故事。

南方+記者 昌道勵 許寧寧

實習生 陳樂童

來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