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製造業500強出爐 東莞增速領跑

廣東製造業500強出爐 東莞增速領跑

時代週報記者 李波 發自廣州

11月13日下午,2019廣東省製造業發展年會暨廣東製造業500強企業峰會在廣州舉行,由廣東省製造業協會、廣東省產業發展研究院、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共同主辦。

會上發佈了2019年廣東製造業500強企業名單及《2019年廣東製造業500強企業研究報告》(下文簡稱《報告》)。華爲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位居前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東莞新增36家,以73家入圍企業的數量躍升至全省城市排行榜的第三位,也是今年新增企業最多的一個城市。

“今年以來,廣東製造業發展態勢趨穩,以智能製造爲主攻方向,進行轉型升級,廣東製造業逐步走向數字化智能化,不斷催生新經濟。”廣東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理事長、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李志堅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東莞躋身第一梯隊

“廣東製造業500強企業是全省規模以上製造業的領頭羊,帶動着整個行業以及產業鏈的發展,是全省製造業、工業、區域經濟乃至整體經濟的企穩及持續增長的主力軍。”《報告》指出。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廣東省21個城市都有企業入選500強,按入選企業數量明顯可分爲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中,深圳入選企業數量爲115家;其次爲廣州,入選企業數量爲81家;第三和第四分別爲東莞73家、佛山65家,合計爲334家,佔廣東省製造業500強比重達到66.8%。緊隨其後的是第二梯隊,包括中山惠州肇慶、珠海、江門、清遠等六個城市,入選企業數量均在10─40家之間,合計爲138 家,佔廣東省製造業500強比重爲27.6%。位居第三梯隊的是汕頭梅州河源等11個城市,入選企業數量均在10家以下,合計爲28家,佔廣東省製造業500強比重爲5.6%。其中,東莞和肇慶兩個城市入選企業數量增加最多,分別增加36家、20家。

儘管榜單上製造業500強的地域分佈失衡狀態依然存在,大部分上榜企業仍在深圳、廣州等少數幾個城市聚集,但較2018年已有明顯改進。

其中,中山、惠州、肇慶等第二梯隊城市的製造業500強企業數量多有增加,東莞更是通過新增36家企業躋身第一梯隊,超過佛山。而清遠則成爲非珠三角地區500強企業數量最多、且增長數最多的城市,增長數達到11家,是第二梯隊中唯一的非珠三角城市。

根據《報告》,2019年廣東製造業500強企業資產總額合計達到5.23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18.88%,高於2019年中國製造業500強總資產增幅(6.89%)。

營業收入規模區間來看,與2018年相比較,10億元以下的企業增加34家,10億─50億元之間的企業減少34家,其他區間的企業數量均保持不變或增加,說明營業收入中高區間的企業數量較爲穩定,營業收入50億元以下的企業仍是製造業500強企業的主體。

打造灣區先進製造業中心

從2018年入選37家到2019年的73家,東莞緣何入選企業增加最多?

今年是東莞菲太電子有限公司首次入選廣東製造業500強。這是一家專業生產計算機周邊、手機通信、光伏等連接線爲主的公司。

公司有關管理人員曾建紅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近年來公司取得較快的發展,“2016年的營業額在1億元左右,目前營業額達到2.7億元,實現了三年倍增目標。公司2020年的目標是3.3億元”。

曾建紅分析道:“第一是做產品擴展,開發汽車用線、醫療用線、機頂盒用線等項目;第二是做工廠的擴展,買地建廠房用以生產;還跟國際企業去合作,研發新產品。”東莞菲太電子的未來發展方向仍是製造生產業

東莞菲太電子快速發展的背後也離不開政府對製造業企業的支持。據曾建紅介紹,對於高新技術企業,東莞市會給予一定的福利,還會派專門的人員對企業進行培訓指導,增強企業規範發展。此外,東莞市近兩年來力推的“倍增計劃”也幫助企業實現了留住優質人才、企業骨幹人才的目標,譬如提供住房補貼、子女教育上提供便利等。

企業在努力,大灣區也在行動。今年7月,《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到,廣東要打造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羣,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東莞市持續圍繞大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業中心的目標不斷髮力,進一步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中心。

此前,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公佈了今年前三季度的工業經濟運行情況。1─9月,東莞工業經濟發展累計增速在大灣區珠三角九市中排名第1,產業發展內涵優化,支柱產業整體向好,產業高級化加快,另外產業發展後勁增強。

“倍增計劃”落地後,倍增企業優勢凸顯,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速高於全市水平9.7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46%。高精尖科技型企業的創新成果也在不斷涌現,據統計,至2018年,東莞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790家,僅次於北上廣深,排名全國地級市首位。

“東莞堅定不移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利用跨界融合推動產業轉型發展,可以說走出了一條具有東莞特色的轉型發展道路。”李志堅分析道,這背後得益於東莞不斷集聚創新資源,發展新興產業,新的產業吸引了大量富有創造力、有創新思維的創新人才,另外東莞也在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推動東莞與廣州和深圳等城市融合發展,將爲東莞打造發展新引擎帶來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