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者皆吃河粉或粿條 兩死者將解剖

寶林茶室食安風暴越演越烈,北檢民生專組檢察官陳昭蓉,27日凌晨1時許指揮北市警信義分局、市刑大會同食藥署人員到餐廳現場,查扣食材進出貨單、店內監視器畫面存檔等證物,並召集相關單位開專案會議。(林鬱平翻攝)

寶林茶室負責人黎仿軒、廚師、店長、經理等4人,27日凌晨在檢警蒐證結束後,被列爲證人帶到信義分局說明,凌晨5時許做完筆錄後自行離去。據瞭解,多名中毒民衆並非同一天到寶林用餐,連續幾天都出問題,且都是吃了河粉或粿條,加上送醫治療後醫院並無通報有毒品反應,檢警初步研判人爲下毒的可能性不高。

新北市三重的39歲呂姓男子,22日在「寶林茶室」用餐後,23日下午因上吐下瀉被送往醫急救,當晚好轉後出院,未料不久後再因病情惡化轉送北市馬偕醫院後因病重逝世。

據瞭解,呂男已婚未有小孩,身體健康並無重大疾病,三重警分局報請地檢署會同法醫相驗,發現無法從外觀看出端倪,初步僅能排除外力介入,後續仍需解剖才能釐清死因。

第二位66歲楊姓死者亦爲三重人,19日用餐返家後不舒服、拉肚子,23日病情加重轉入加護病房、27日宣告不治,而新光醫院26日才通報爲食物中毒案,遭外界質疑通報慢半拍。

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昨解釋,該案例是相當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就醫時並無噁心、拉肚子、嘔吐等非典型食物中毒症狀,因此醫院起初判定食物中毒可能性較低,通報時間上的落差並非慢半拍。

檢警昨日凌晨到寶林餐廳現場蒐證,因店內裝有監視器,檢警將影像檔案保全後,將再逐一檢視有無可疑之處。據瞭解,黎仿軒等4人昨凌晨被帶回警局詢問,初步問了店裡叫貨、食材、餐點品項等相關運作流程及資料,4人對爲何會發生食物中毒也沒有頭緒,檢警會再約談其他員工釐清案情。

北市法務局長連堂凱說,已指派專案消保官會同衛生局等單位啓動調查,並聯系寶林餐飲公司派員到市府說明,同時也向承保的國泰世紀產險釐清承保範圍,並要求業者提出賠償方案。

外傳寶林茶室投保的產品責任險、公共意外責任險已在2023年10月到期,對此,國泰迴應,保險狀態查證中。產險業則透露,寶林茶室生意不如過往,食材更新速度變慢,經營壓力下,保單到期未完成續保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