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丹寨非遺周開幕

中國青年網丹寨10月19日電(記者 秦亮)10月18日,中國丹寨非遺周萬達小鎮開幕。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雒樹剛,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盧雍政,貴州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貴州省委主委張光奇世界旅遊聯盟主席、中國旅遊協會會長段強,中國旅遊景區協會會長姚軍,萬達集團總裁齊界嘉賓出席開幕活動

中國丹寨非遺周正式啓動

中國丹寨非遺周是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資源開發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黔東南人民政府、中國旅遊協會、中國旅遊景區協會、中國旅行社協會聯合主辦,丹寨縣人民政府、萬達集團等承辦。旨在推動中國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讓更多非遺走進景區,促進非遺和旅遊深度融合

丹寨萬達小鎮上演非遺盛宴

從10月17日至25日爲期9天的時間裡,中國丹寨非遺周在丹寨萬達小鎮上演一場非遺盛宴,既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換屆大會、中國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論壇、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發佈、全國非遺文創大賽頒獎典禮等具有全國影響的會議、論壇和頒獎活動,也有落地丹寨萬達小鎮舉辦的 “黔地守藝”傳統手工藝作品展、展示貴州省代表性非遺項目的“非遺驛站”、多彩貴州非遺週末聚演出、黔東南苗侗醫藥文化展和傳統戲劇展演、吃新節長桌宴等非遺體驗活動,吸引全國愛好非遺的遊客前來小鎮觀賞和體驗。黔東南州旅遊發展大會也落戶非遺周舉辦。中國丹寨非遺周成爲中國非遺傳承發展、非遺產品展示交易、非遺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

苗族歌舞劇《錦繡丹寨》 中國青年網記者秦亮 攝

苗族銀飾盛裝 中國青年網記者秦亮 攝

鳥籠製作技藝 中國青年網記者秦亮 攝

苗族泥哨製作技藝 中國青年網記者秦亮 攝

“非遺週末聚”走進丹寨 主辦方供圖

丹寨吃新節·長桌宴 主辦方供圖

專家論道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

10月8日舉行的中國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論壇,有來自文化和旅遊部、貴州省、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旅遊行業和研究機構的近300名嘉賓出席,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魏小安、世界旅遊聯盟秘書長劉士軍、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蕭放等專家學者發表主旨演講,爲非遺旅遊融合發展獻計獻策

與會人員一致認爲,推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既能充分發揮旅遊業的獨特優勢,促進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振興;同時也能爲旅遊業注入優質文化內容,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發佈

在中國丹寨非遺週上,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徵集宣傳活動評選結果正式發佈。該項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指導,中國旅遊報社組織專家嚴格評審,在全國申報的160多條線路中遴選出北京城市中軸線非遺主題旅遊線路、齊風魯韻非遺之旅、徽文化非遺研學之旅等12條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爲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樹立一批典型。

丹寨扶貧脫貧成績顯著

中國丹寨非遺周活動將落戶貴州丹寨萬達小鎮。丹寨擁有7項國家級、24項省級、100餘項州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爲“中國非遺之鄉”。丹寨萬達小鎮作爲萬達集團包縣幫扶丹寨的核心產業項目,也是非遺進景區、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的典範。萬達小鎮以本地非遺爲主題和特色,萬達小鎮建築體現本地苗侗文化,經營業態中非遺產品佔比超過70%,邀請丹寨縣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落戶小鎮,週週舉辦非遺主題活動。開業三年多來,丹寨萬達小鎮已經成爲全國知名非遺特色小鎮,累計接待遊客超過1900萬人次,帶動丹寨全縣旅遊綜合收入超過120億元,拉動丹寨20個產業和50個子行業發展。萬達幫扶項目帶動丹寨縣5.88萬貧困人口實現增收,幫助丹寨提前兩年脫貧。丹寨萬達小鎮也成爲全國社會扶貧、旅遊產業扶貧典範。

丹寨萬達小鎮全景。主辦方供圖

繼全國社會扶貧丹寨論壇成功舉辦後,在美麗的丹寨萬達小鎮舉辦中國非遺周活動,既是展示非遺保護成果、促進非遺保護傳承的重要舉措,也是帶動丹寨旅遊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促進丹寨鄉村振興的有力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