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放棄了1000億美元海外大單

這些年東大基建狂魔的稱號之所以這麼響亮,除了國內基建的驚人效率,還得益於在全世界支援建設所打響的招牌。

既有通過特高壓技術鋪橋搭路,在南美、非洲、南歐、亞洲等各個大區,實現近半個地球電網的國產化,也有透過一帶一路,在中東地區建立的“基建外交”。

加上產業升級帶來的競爭優勢,因此在很多國家工程招標上,中國企業往往先拔頭籌。

可最近有個怪事,今年8月份印度有個高鐵項目,在面向全球招標時遭到冷遇,別說中企們集體缺席,就連競爭對手法國、日本也是興致缺缺。

一方面是項目招標條件過於流氓了。

儘管工程總額高達1000億美元,可中標方得先墊付800億美元,用於高鐵建造,不過印度的回款承諾非常不靠譜,說是以未來30年高鐵的盈利慢慢償還,但 其實就是個大坑。

比如印度地鐵號稱超過美國,是全球第二大地鐵網絡,可高昂的票價卻讓只負擔得起掛票的百姓們難以接受,只能長期處於虧損狀態。

連自家的地鐵運營都沒弄明白,很難讓人相信他們的高鐵能盈利。

還不算完,印度在招標公告上還列明,他們有權獲得中標方的所有配套技術,這是吃拿卡要了屬於是,就算西方國度怎樣“寵愛”印度,也沒誰想當純種冤大頭。

尤其是有日本幾年前的遭遇作爲前車之鑑。

自2014年就職以來,莫迪便提出早已埋藏多年的“印度高鐵夢”,想從孟買到艾哈邁達巴德拉起一條500公里的高鐵線路,並對外招標。

只是當時印度手頭也不寬裕,所以歐洲企業紛紛打起退堂鼓,環顧四周,也就只有東大最合適了,況且早在一年多前,印度就與中國簽署了引進高鐵技術的備忘錄。

爲了從中國手中搶單,日本豁出去了,虧了工價不說,聽說印度沒錢,日本還主動提供5萬億日元的超長低息貸款,0.1%的年利率,分50年還。

以近乎賠本賺吆喝的氣勢,最後成功“截了胡”,拿下這個項目。

日本以爲能給屢屢受挫的海外市場提振聲勢,沒想到無意間幫中國擋了一劫,也算是這幾年所做的爲數不多的人事了。

印度這個盤子到底有多坑?

按照原本的規劃,線路總長508公里,2017年動工,預計2023年建成通車,但截止2022年底,只修了10公里線路。

2%都不到,與美國花費十億美元,耗時三年只造出500米不到的高架橋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印度用其獨有國情,把日本施工方按在地上反覆蹂躪。

擺在日本面前的首個,也是最難解決的攔路虎,是印度的土地問題。

按照印度《徵地法》規定,涉及私人項目的徵地必須獲得80%土地所有者同意,而印度的土地絕大多數掌握在高種姓土邦地主手裡。

先不說地主們礙於土地情結和“祖宗基業”,不會輕易把地賣給政府,哪怕是花高價從他們手裡拿到了土地,也不代表着萬事大吉。

廣大農民由於失去土地,擔心後續生計問題,必須讓當地政府給個說法,高額賠償和工作崗位,一個都不能少。

不然輕則抗議、使絆子,重則武裝對抗,因爲反對土地徵收,農民羣體奮起反抗,血戰數千警察的例子,在印度不是沒有發生過。

可讓印度官方花天價徵收土地,又不符合他們的預算。

幾方博弈下,唯有日本結結實實捱了一刀,直到2022年,仍然有幾百公頃土地未完成徵收,土地都沒搞定,更談不上施工了。

除了土地問題無法解決,印度的派系鬥爭也是一大難點,特別是國大黨和人民黨的紛爭,從政壇蔓延到高鐵建設之中。

簡單來說,由國大黨執政的馬邦政府,發動全邦之力抵制高鐵建設,不管怎樣就是要和莫迪的人民黨對着幹,因爲馬邦是高鐵線路必經區域,根本繞不過,所以竣工日期變得遙遙無期。

讓日本更頭大如牛的,還有印度官方的頻繁變卦,一時說要照顧牛羊等家畜,避免碰撞,要求修改線路設計,一時又說相關設備要從印度本土採購,不能拿日本貨。

幾方面因素聯合添堵,帶來的結果是成本越來越高,但工程卻越來越往爛尾方向靠攏。

對日本而言,更糟糕的一點是,幾乎所有費用都是他們墊着,印度方面的回款似乎也要跟着工程一起爛尾。

如果說日本的滑鐵盧只是個例,不足以佐證印度是“乙方終結者”的事實,那麼加上“外資墳場”這個稱號,力度就大得多了。

這可是印度花費十年,通過不斷騷操作創下的赫赫威名。

莫迪知道,不論是軍工建設,還是工業發展,印度之所以老是需要萬國造,歸根結底就是底子不好,所以在2014年,莫迪提出名爲“印度製造”的計劃,目的是提振印度製造業,最少要把製造業所佔比重提到25%。

當時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人口大國,從人口角度來看,市場潛力巨大,因此有不少國家和企業躍躍欲試,想到印度掘金。

正是看出外資們的心態,印度政府開出一系列優惠條件,降關稅、給土地,只要能來印度投資發展,啥都好說。

像三星、富士康等外企就紛紛加大在印度的生產規模,2015年印度吸納的外商投資也超過500億美元, 一躍成爲全球最火熱的投資地之一。

看到這番景象,中企們十分心動,不管是三一重工、海爾等傳統制造企業,還是小米、華爲等高科企業,不約而同加快往印度投資的步伐。

熱錢如潮水瘋狂涌入,效果非常顯著,從2015到2021年,印度的電子製造、鋼鐵和水泥等產業發展迅猛,經濟增速也不遑多讓,開啓了趕超西方強國模式,並在2021年超過英國,成爲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當熱錢發展到一定規模,正常的做法是在保持外資穩定發展下,順便扶持國產品牌,最終把熱錢造成泡沫慢慢做實,實現全方位增長。

可印度只做到了後者,爲了讓國產品牌和寡頭們做強做大,不惜搞了個大型殺豬盤,把外資捆起來,充當國家發展的養分。

最明顯一點,在印度賺的錢,輕易流不出印度。

印度最喜歡玩得是“追溯徵稅”,比如看那個外企掙得盆滿鉢滿,就給它來個稅務追溯。

其中中企們受到的打擊最爲嚴重。

2020年對中國企業來說,是最危險的一年——

從4月份起,中企近400項投資提案,只有20%獲得批准,理由是危害國家安全的嫌疑;印度政府還以各種名義,審查了400多家中企的賬目;一口氣封禁了60多款中國APP,其中有6款佔據印度下載榜10強。

後來印度雖然被迫廢除了追溯徵稅這項流氓條款,可絲毫不影響弄出新的幺蛾子。

2022年,以“違反外匯管理法”“涉嫌洗錢”或“逃稅”等理由,相繼給小米、Vivo和OPPO開出天價罰單,勢必讓中企在印度吃到的紅利,全都吐出來。

不僅是中企,其他國家的外企也別想倖免,最後沃爾瑪、亞馬遜、谷歌、蘋果等外資,有一個算一個,都要被割上一茬,收到鉅額罰單。

年豬養肥了就殺,論國家級割韭菜能力,還得屬印度最爐火純青。

除了國際公認的“外資墳場”,在世界銀行發佈的《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印度也被認爲是“全球最難做生意的國家之一”。

雖說在軍購市場,印度給人的印象是標準的人傻錢多,可在其它方面,蠻橫不講理、見利忘義纔像是其真面目,國際口碑搞得越來越差,千億項目無人問津就不足爲奇了。

現在有個情況需要提高警惕。

今年9月11日,英國路透社發文稱“印度試圖追趕中國的製造業規模,但現實阻礙了這一決心。”

大意說的是自打2020年,印度加強對中國的投資限制以後,這四年來雖然爲本土生產提供了大量補貼,但生產規模卻始終擴大不了。

印度時報在6月份也給了實話,“中印之間的緊張關係,最起碼帶來了150億美元的損失,工作崗位流失十萬以上。”

言下之意,印度要發展得好,得靠中國才行了。

印度政府靈機一動,從7月份開始放寬對中國的簽證和投資限制,並說要爲中企優化相關審批流程,一切顯得從容淡定,彷彿此前的割韭菜從未發生過一樣。

爲了打消中方疑慮,西方媒體圈也配合掀起一股輿論潮,明裡暗裡鼓勵中企加強和印度的合作,畢竟合作共贏嘛,一點“小小過節”就沒必要死抓着不放了。

顯然,在印度與西方大國圈聯手策劃下,一個國際規模的殺豬盤即將形成。

雖然西方企業也被印度坑得夠嗆,但只要能把中國企業也拉進來,負負得正,某程度上也算他們勝利了,況且在中企給他們墊底的情況下,自己或許還可以抽身撤離。

正如去年美國套路日本的做法一樣。

去年9月,拜登與莫迪在新德里拍了一張親密合影,並宣佈將啓動“印歐鐵路計劃”。

這個計劃資金規模達6000億美元,不過需要各家籌資建造,其中有600億份額攤派到日本身上,理由是印度高鐵項目的終點,和印歐鐵路的起點都是孟買,這不就“巧“了嗎。

如此天大的“好事”,當然要算上日本一份。

本來日本都焦頭爛額,隨時準備提桶跑路了,結果美國橫插一腳,用一個不吃不行的大餅,把它給徹底套牢了。

可以說,印度市場就像一個血肉磨盤,想從它身上討到好處還全身而退,難度近乎登天。

火中取栗這種事,怎麼看怎麼不划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