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質量發展將持續爲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動力”

本報記者 崔 琦

今年3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0.8%,其中高技術製造業PMI升至5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延續去年以來的良好態勢。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0萬億元,進出口增速創6個季度以來新高……近期中國發電量、客運及貨運量等多項指標也都釋放出經濟回升向好的積極信號。

中國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不斷改善,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國際輿論認爲,中國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世界共同發展,不斷爲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能,爲全球發展合作匯聚力量。

“相信中國能實現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國際輿論近期持續關注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向好,特別是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帶來合作新機遇。

柬埔寨酸角樹新聞網刊文稱,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別於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中國致力於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將促進中國經濟增長,也將爲地區和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巨大機遇。”文章認爲,中國技術創新爲柬埔寨數字經濟發展帶來機遇。去年9月,柬中雙方簽署了涵蓋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多份合作文件,這有助於柬埔寨實現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智慧城市建設,促進國家經濟增長,爲柬埔寨人民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同比增長5.2%,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中非共和國潛力網刊發評論員文章說,作爲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中國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經濟發展前景光明。“中國高質量發展將持續爲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動力,也將爲非洲國家發展帶來新的更大機遇。”

匈牙利《民主主義者週刊》在報道中援引專家觀點表示,中國經濟已經取得了巨大發展成就,如今中國政府正致力於通過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推動經濟持續繁榮。“去年,中國經濟增量相當於一箇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總量,相信中國能實現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堅持合作共贏,與其他國家分享發展經驗”

巴西《論壇》雜誌近日刊文說,中國把發展質量擺在更爲突出的位置,着力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國注重發揮區域優勢,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道路。”文章認爲,中國在基礎設施現代化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受到全球南方國家的關注。“中國堅持合作共贏,與其他國家分享發展經驗,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牙買加我們今日新聞網報道說,中國提出“要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爲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中國致力於推動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近日,南非獨立在線新聞網刊發南非西開普大學和南非文達大學兼職教授、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顧問賈亞·喬西的署名文章。文章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佈局建設未來產業。中國正在將這一新的經濟發展重點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中,以促進人類共同繁榮。非洲將是中國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受惠者。

“在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我們瞭解到當地在保護海灘、淨化海水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在柳州,我們瞭解到人工智能和清潔能源發展經驗。”約旦佩特拉通訊社記者瓦法·澤納蒂亞不久前與多名外國記者一同訪問廣西,瞭解廣西現代化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經驗。“我曾聽到或讀到很多關於廣西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報道,但實地參觀讓人印象更加深刻。”澤納蒂亞說,“廣西的實踐彰顯中國走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值得發展中國家借鑑。”

“有助於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

中國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持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爲世界發展提供重要機遇。通過共建“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平臺,中國高質量發展爲世界經濟復甦發展注入寶貴的確定性和正能量。

不久前,中非智庫論壇第十三屆會議在坦桑尼亞港口城市達累斯薩拉姆舉行。會議達成“中非達累斯薩拉姆共識”,呼籲國際社會本着相互尊重、團結合作、開放共贏、共同繁榮原則深化發展合作。盧旺達時間網報道說,過去數十年,中國企業在非洲實施了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僅促進了貿易發展,還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爲非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非中關係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上穩步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爲非中合作的突出範例,成爲促進非中共同發展和互聯互通的重要平臺。”

委內瑞拉《奧裡諾科郵報》內容總監弗雷德爾·阿方索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金磚合作機制正日益成爲踐行多邊主義的重要平臺,“有助於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爲合作伙伴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爲全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也門國家電視臺副臺長哈立德·阿勒延日前發表文章說,阿拉伯國家和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淵源,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將雙方更加緊密聯繫在一起。該倡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追求的是共同利益而非單方主導,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意義重大。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在報道中援引專家觀點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吸引全球150多個國家參與,成立30多個專業領域多邊合作平臺,“體現了中國對開放合作、包容發展的承諾,有助於推動各國合作共贏和共同繁榮”。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4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