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豐昌:發揮“舉國體制”優勢,攻克新污染物治理堵點
中國環境
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新污染物治理研討會暨新污染物治理前沿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豐昌,對當前新污染物的基礎科學研究等問題提出建議。
從科技需求的角度看,新污染物治理難度大、技術複雜程度高,涉及一系列深層次科學與技術難題。
吳豐昌指出,我國在新污染物識別篩查與監測、管理和法律法規、生態與健康風險評估技術體系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吳豐昌認爲,可以發揮我國“舉國體制”的優勢,開展系統有組織的重大科研項目。從戰略佈局角度而言,可遠近結合、突出重點、急用先行、分步實施。
“未來5年,應聚焦基礎性、前瞻性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儲備,實現突破。”吳豐昌表示,應形成對環境、生態和人體賦存行爲與危害的科學認知。如新污染物管什麼、怎麼管、怎麼防、怎麼治等系列基礎性的科學問題,夯實新污染物治理與管理的科學根基。
他特別強調新污染物治理研究工作的獨立自主性以及服務國家治理需求,要形成一批“篩查—評估—管控(替代、削減、治理)”相關技術儲備,不應過分依賴國外已有研究樣本、方法及治理設備。
當前,一些監測必需的質譜聯用儀器等幾乎被國外大型儀器公司壟斷,各種配件、標準樣品等也依賴進口。同時,缺少本土化物種的毒性數據、我國人羣的暴露特徵參數以及對國外毒性數據庫的高度依賴使我國未來化學品風險評估面臨被“卡脖子”的風險。
吳豐昌建議,急需通過科技專項的持續投入實現監測設備、治理裝備的國產化。在危害識別、生態與健康風險評估、風險防控與預警等方面開展系統性、原創性工作,完善風險評估技術方法體系,構建我國新污染物風險防控新思路和新模式。建立新污染物全生命週期風險阻控技術體系,形成基於綠色替代、低碳削減與協同治理的可持續發展途徑,取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及裝備。
此外,他建議,建設一批實驗室、平臺、高水平科技隊伍,形成一批可操作、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工程和試點示範區,建立新污染物風險管控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支撐國際履約。
“針對2035年的中長期目標,應通過5年—10年的努力,形成對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技術支撐能力。”吳豐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