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廉價地溝油被多國瘋搶,全球缺貨,有什麼用?
地溝油
文| 閱微札記
編輯 | 閱微札記
前言
地溝油想必大家都知道,在之前,地溝油可是一個遭受了無數人詬病的東西,它的出現不僅讓人們的健康遭受到了極大的威脅,甚至更是出現了讓人致癌的傳聞。
直到現在,很多人還被籠罩在地溝油的陰影之中,絲毫不敢到外邊的飯店去吃飯,可是人們不知道的是,如今的地溝油與之前的地位可大不相同了。
現在的地溝油,不僅遭到了很多西方國家的瘋搶,甚至很多國家還出現了缺貨的情況,而地溝油也被貼上了“環保”等標籤。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地溝油完成了如此華麗的變身呢?
地溝油“洗白”
要說地溝油是怎麼“洗白”的,還得從航空業的“減排KPI”說起,這些年,環保是大勢所趨,“碳中和”成了各國政府的“必修課”,航空業自然也不例外。
可問題是,飛機不是汽車,想改成電動或者氫能源,技術難度和成本都高得離譜,於是,航空業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更現實的解決方案——可持續航空燃料(SAF)。
這SAF,說白了就是用各種廢棄油脂、動植物油料,甚至是城市垃圾和農林廢棄物加工出來的生物燃料,而地溝油,正好是它的主要原料之一。
這下,地溝油可算找到“接盤俠”了,比起傳統的化石燃料,用它生產的SAF,碳排放量最高能減少85%,妥妥的“減排利器”。
更重要的是,地溝油這玩意兒,別的不多,就是量大,中國作爲餐飲大國,每年產生的地溝油數量更是驚人,妥妥的“地溝油大戶”。
這下好了,航空業的“減排KPI”有着落了,地溝油也找到了“洗白”的最佳途徑,可謂是“雙贏”。
出口暴漲
自從地溝油成了生產SAF的“香餑餑”,它的身價也跟着水漲船高,以前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現在是各國爭相進口,甚至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要知道,單單是2023年,中國的廢棄食用油出口量就已經超過了200萬噸,而且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地溝油。
不僅如此,在2024年的上半年,中國也出口了上百萬噸的廢棄食用油,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漂洋過海的地溝油,都去了哪裡?
答案是:美國、歐盟、日本,一個都沒落下。
先說美國,作爲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也是航空業的“巨無霸”,美國對SAF的需求量自然巨大,爲了實現“碳中和”目標,美國政府更是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航空公司使用SAF。
但是,美國自身的廢棄食用油產量有限,根本無法滿足國內需求,於是,他們就把目光投向了中國這個“地溝油大戶”。
除了美國,歐盟也是中國地溝油的“忠實粉絲”,作爲全球環保領域的“領頭羊”,歐盟對SAF的推廣力度更大。
早在2021年,歐盟就提出,到2030年,所有在歐盟境內起降的航班,都要使用至少14%的SAF。
然而,歐盟自身的廢棄食用油產量遠遠不足,爲了完成“減排KPI”,他們只能大量進口中國的地溝油。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生物柴油對歐盟的出口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180萬噸,佔當年中國生物柴油出口總量的90%,其中大部分都是用地溝油生產的。
除了美國和歐盟,日本也加入了這場“地溝油爭奪戰”,作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對SAF的需求量同樣巨大。
爲了確保SAF的穩定供應,日本各大石油公司紛紛出動,四處“搶購”地溝油,甚至還跑到中國來“挖牆腳”。
眼看着地溝油成了“搶手貨”,價格也跟着水漲船高,甚至有人開始擔心,中國會不會像當年“稀土大戰”一樣,被“卡脖子”。
畢竟,全球對生物燃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地溝油生產國,未來會不會成爲“戰略資源”?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說,一方面,中國確實擁有豐富的“地溝油資源”,據估計,中國每年產生的地溝油數量高達上千萬噸,遠超其他國家。
另一方面,中國也在大力發展生物燃料產業,對地溝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
那麼,地溝油的未來究竟會走向何方?
地溝油的未來猜想
樂觀一點看,隨着全球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生物燃料產業的快速發展,地溝油的需求量還將持續增長,其“身價”也將水漲船高。
屆時,地溝油將不再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垃圾”,而是成爲名副其實的“液體黃金”,甚至可能像石油一樣,成爲影響全球能源格局的重要因素。
當然,地溝油的未來也充滿了挑戰,全球地溝油的供應量仍然有限,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這意味着,未來各國圍繞地溝油的爭奪將更加激烈。
而且地溝油的質量參差不齊,這也限制了其應用範圍,未來,如何提高地溝油的質量,將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地溝油的回收和利用還存在着成本高、技術難度大等問題,未來,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將是推動地溝油產業發展的關鍵。
結語
總而言之,地溝油的“逆襲”之路,纔剛剛開始。
未來,它究竟是會成爲“戰略物資”,還是淪爲“燙手山芋”,取決於中國能否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將“地溝油”這盤棋下好。
事實上不只是地溝油,隨着科技的發展,在以前很多被當做毫無作用的事物,在一些意想不到的領域都發揮了十分強大的作用。
而在未來,我們不僅僅要下好地溝油這盤棋,也要將很多其他事物都利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