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辦高校第一移通,中國大學素質教育排頭兵:充分的通識教育
(編輯:張藝瑋)編者按:作爲教育部首批應用型本科試點高校,重慶移通學院迴應時代發展需要及區域戰略新興產業需求,明確“信息產業商學院”辦學定位,構建了獨一無二的“四位一體雙院制”人才培養模式,以極致的完滿教育引領,充分的通識教育、基本的商科教育、必要的專業教育、國內領先的特色教育合力打好組合拳,全方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數字經濟時代高情商經營管理人才,成爲中國大學素質教育排頭兵。
2022年5月,ABC中國民辦大學排名權威發佈,重慶移通學院以142.0的總分位列全國民辦大學第一,學校素質教育成果獲廣泛認可。在榮譽的鞭策下,學校半年來成果斐然,現推出“見證中國民辦大學第一”系列報道,展示學校素質教育創新舉措及優秀成果。
10月7日,新華社抖音官方賬號、共青團中央下屬中國青年網抖音官方賬號、廣東廣播電視臺抖音官方賬號珠江視頻等多家官方媒體均報道了:一名高校教師在選修課堂現場小提琴演奏《告白之夜》片段,樂曲悠揚婉轉、意境深遠。
視頻中的選修課是由學校通識教育部石權老師所任教的通識課堂《古典音樂入門》,現場演奏時被熱心學生錄製並上傳抖音。該視頻進行了轉發報道視頻播放次數超過150萬,點贊總人數超過10萬,網友們紛紛對我校學生表示羨慕,對通識課堂和老師的魅力點贊。
近年來,學校一直堅定“信息產業商學院”的辦學定位,持續強化與完善“四位一體+雙院制”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未來社會中堅力量領導者的道路中(完滿教育X通識教育X商科教育X專業教育)+雙院制(生活在書院X專業在學院)有機融合、相輔相成、環環相扣。
通識教育在學校人才培養模式中承接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爲人文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它超越功利性與實用性,不僅增加學生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拓展學生視野,使學生兼備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更要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
重慶移通學院的通識教育構建了六大板塊,分別是“人文精神與生命關懷、科技進步與科學精神、藝術創作與審美經驗、交流表達與理性評價、社會變遷與文明對話、道德承擔與價值塑造”的通識課程體系。
學校通識課程教育體系根據六大板塊設立24門定製課程,獨立開設18門選修課程;通識課程比重居全國同類高校前列,共計18個學分。其中有6門必修課程分別是:《蘇格拉底、孔子所開創的世界》《生活中的經濟學》《從小說到電影》《創意寫作》《歐洲文明的現代歷程》《正義論》,選修課程18門包含《弗洛伊德與榮格、阿德勒》《幸福課》《時間簡史》《生命科學中的倫理》《信息技術與社會》《論美國的民主》《中國近代經濟地理》《西方哲學史(羅素)》《釣魚城與世界中古歷史》《美國曆史》《世界三大文明》《古典音樂入門》《經典電影賞析》《音樂劇》《勸服與說理》《經典演講》《修辭與論理》《300年來的世界文學》。
開篇提到《古典音樂入門》課程屬於學校通識課程體系中第三板塊“藝術創作與審美體驗”。該板塊通過音樂、電影、小說等多種藝術類課程,培養學生的藝術感知力、鑑賞力和創造力,讓美育伴隨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未來的工作中,同時緊密融合完滿教育藝術實踐與修養板塊,讓課堂上的理論知識真正意義上運用到實踐中去。
通識課程在與完滿教育融合舉措中做到了提供與補充理論知識,教授與輔助實踐經驗,讓學生在人才培養模式中逐步收穫人文與藝術、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領域的文眀智識,培養其批判性思維、跨學科認知、溝通與表達的關鍵能力,以及公民意識、全球視野、領導力三大核心素養。
聚焦部門亮點教學成果
促進通識完滿有機融合
通識教學部作爲通識教育的主要單位,立足學校育人資源,與各相關單位共同建設通識教育聯合育人機制。作爲,成爲學校“以學爲中心”教學改革的先鋒力量,在教學改革成果方面有重要突破。
在通識教育教學方法研究和育人平臺的搭建上,今年成功申報重慶市 2022 年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2項,“以能力培養爲導向的通識課程學習過程管理研究與實踐”和“課程思政視域下構建‘體驗+實踐’多元育人平臺——以通識教育課程《幸福課》爲例”成爲推進學校通識教育教學發展的重要支點。同時本學年新增的校級精品課程:《弗洛伊德、榮格與阿德勒》,該課程立足“課內體驗+課外實踐”的教學方式,深受學生好評。獲評精品課程之後,不斷加強課程立體資源庫建設,強化實踐教育成果,並且該課程榮獲重慶市2022年本科高校微課大賽一等獎。此外,今年學校通識教學部教師獲市級高校微課比賽一等獎,指導學生立項市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通識教學部在大力度推進教學改革與教學研究的同時,深入探索應用型高校通識教育良性發展道路,關注並把握教育評價指揮棒方向引領作用。今年,通識教學部代表學校以“基於通識教育過程管理的新時代高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爲題,申報重慶市 2022 年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區縣(學校),並獲批立項。通識教學部代表學校應邀參加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項目研討視頻會議,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在會上指導項目落實與推進。通識教學部將以此試點項目爲契機,在學校大力推動通識教育探索與發展的背景下,深度挖掘通識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有效價值,爲促進應用型大學學生綜合發展評價改革提供理論助力和實踐樣本。
同時通識教學部與書院平臺保持積極互動,教師參與到各校完滿活動中,取得育人融合成效。以學業導師的身份入駐花果書院、北山書院、魚城書院、別都書院,開展了哲學與思辨系列、守護青禾志願項目、小教師成長記領導力專項、法律工坊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通識課程在書院不斷開拓第二課堂,將課上與課下的學習交流空間有效銜接,開展如博雅工坊之讀本精研、行知講堂、導師閱讀分享會系列活動。充分利用書院平臺創建相應育人融合項目,在2021-2022 學年組織活動 30 餘次,不斷延伸通識價值。其中,在別都書院開展“博雅工坊之讀本精研”、“博雅工坊之行知講堂”、“博雅工坊之閱讀分享會”系列活動,在花果書院開展“經典共讀-《論語》讀書會”系列活動,已持續多個學期,覆蓋學生 1700 餘人次,成爲通識品牌活動,深受學生喜愛。此外,通識教學部還與釣魚城科幻學院攜手在書院開展一系列通識與科幻相融合的主題講座,如科幻與音樂、科幻與法律、科幻與歷史等。
遠景十年引路我校精英
助力通識教育品牌建設
遠景學院作爲牽頭我校通識教育板塊教育改革創新的榮譽學院,創辦初衷就是學習西方辦學模式,培養學生以創造性思維爲主,幫助學生提高自身能力,培養學生擁有創造性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這一教學模式能幫助培養學生成爲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在某一專業方面的才能,因此移通學院於2012年開始嘗試這一教學模式並由此創辦遠景學院。
遠景學院經過十年來的探索與實踐提出“厚基礎促學科融合,重潛能促個性化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明確“充分激發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具有通識教育基礎、紮實專業知識技能、較強的國際交流能力和視野的全面發展的精英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其辦學理念也融合學校“四位一體雙院制”人才培養模式集中優勢條件和資源,建立學科交融、國際化的精英式小型“文理學院”,力求打造深具特色的“雙院文化”。
遠景學院作爲學校通識教育板塊的先導者,在教學創新上,遠景學院首屆榮譽生訓練營開營,通過開展學生戶外素質拓展、野外拉練與露營、篝火晚會等戶外活動提高同學們身體素質、增強團結協作與團隊凝聚力;邀請行業大咖、生涯諮詢專家開展專場培訓講座,全方位、寬領域、多角度分析,引導同學提升格局,用新視野、新角度、新思維學習和發展自我;帶領學生領略當地民俗風貌,讓學生在巴渝文化的浸潤下感受人文之美,探尋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本次榮譽生訓練營的成功舉辦,是學院立足於自身辦學特色,創新育人模式的重要突破,也爲落實學校人才培養理念,深化通識教育與完滿教育機制,探索四位一體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學院層面積極做好完滿教育與通識教育教學或實踐活動的高度融合,在充分考慮學生收穫的同時爲學生減負;導師活動與完滿教育實踐融合,藉助教育教學資源提升學生調研能力、實踐能力;輔導員通過主題班團活動、年級會積極傳遞學校育人理念,積極組織各版塊工作實踐,層層落實、人人實踐;同時,爲充分拓寬學生視野、挖掘學生潛能,學院積極挖掘資源、推薦學生參加各類校外活動和比賽,如:推薦多名學生參加全國創新英語能力大賽並榮獲多個個人獎項、優秀組織單位,推薦學生參加36屆大衆電影百花獎大衆評審,組織學生擔任2022“中瑞”產業園杯國際創新創業大賽志願者,2022北京冬奧會志願者等。
同時遠景學院在今年受邀參加中國大學通識教育聯盟舉辦的“應用型高校通識教育專題論壇”,並做題爲“面向未來的通識教育——應用型高校通識教育的創新與實踐”的報告。此次參與高級別論壇,與來自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專家學者同臺對話,是大學通識教育聯盟對我校育人模式的認可,也是對應用型高校中我校成功探索通識教育素養點的一次肯定與推廣。
今年正值遠景學院創辦十週年,爲此重慶移通學院舉辦“重慶移通學院校友雲論壇”,在通識教育品牌推廣十年來遠景學院作爲通識教學板塊的開源者和引路者,讓遠景學子乃至整個大院學子深深感知到通識教育的魅力,目前各個校友表示他們因此在工作崗位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不俗的成績。
學通識閱古今觀天下
讓我們成爲更完滿的人
通識教育是重慶移通學院人才培養模式中重要環節之一,很典型的優勢是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只要認真對待就會收穫滿滿。多年來學校的通識教學秉承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讓學生不論升學還是就業都有着優秀的成果。
在面對升學與自身技能提高上,2014級遠景學院的李鏡心同學在2015年選修了李夢瑤老師教授的《社會學》課程,老師要求做調查問卷,並對問卷進行實際調研和分析。當時的她並沒有太多考慮,只是很認真的去完成這份作業。她表示:“期末成績拿高分並不意外,意外的是考研複試的時候被問到相關問題,我便將這份完整的問卷設計、調研、分析拿給導師看的時候,導師認爲我有做實證的潛力,我想這是導師決定選擇我的原因之一。”另外,李鏡心通過學習《創意寫作》、《文學基礎》等課程,激發了她的寫作靈感,後面便嘗試寫了一篇文章,令她意外的是該文章被公開發表,還拿了稿費。李鏡心通過學習《經典電影賞析》,參加了那年《復仇者聯盟二》的影評比賽也拿到了三等獎。其實擺在你面前的機會都一樣,看你是否願意真的去抓住他。通識教育就是有這樣的魅力,可以讓你變得藝術、豐滿、更有學識。
目前正在卑爾根大學進修邏輯學博士研究生的張毅飛,作爲遠景優秀校友之一,他表示:“通識教育沒有專業的硬性劃分,通識教育提供的選擇是多樣化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通識課,通識課擴寬學生的眼界,學生綜合全面發展,能夠自由、順其自然的成長。專業教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着力點在於大學生畢業後從事的相關工作,大學生畢業時有一套系統的專業知識體系,去支撐自己就業崗位。只有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相輔相成,兩者並行,才能培養健全型人格的大學生。”
在社會實踐與就業機會上,2016級淬鍊商學院的鄧凱文因爲通識教育,讓他在大學裡學習到了許多專業外的知識,他的視野也不再侷限於本專業。作爲2020年的畢業生,當時正值疫情爆發畢業生就業情況緊張,學校的通識培養讓他具備了很多除本專業外的其他技能,擁有了更廣的就業選擇。於是在畢業後成功面試了一家mcn公司的編導,作爲非編導專業出身的他,很感謝學校的通識教育讓他朝着自己的興趣愛好逐步完滿,並且在就職編導的兩年裡他的作品屢屢上榜微博熱搜(全國榜)。就在今年,收穫兩年多社會經驗的他選擇迴歸校園,應聘上了綦河書院發展導師一職,用他自身的經歷影響告訴他的學生“永遠不要被侷限,在移通可以開發自己的無限可能。”
面對正在學校接受我校通識教育培養的的學生,體驗了兩年通識教育的大二學生何曉玲同學,如今的她正在意識到通識教育帶給她神奇力量,她表示:“來移通後,學校的通識教育帶給我一種全新體驗。在理論學習中享受思維邏輯的碰撞,在實踐模擬中沉浸知識創新的快意。大二上學期,我很榮幸選修到蕭婷婷老師的《勸服與說理》,在課程中不僅學習到有關大衆心理、新媒體等理論知識,還進行模擬招聘、商務談判的實踐。一學期的歷練,帶給了我大大的自信和樂觀,在課堂上不再膽怯退縮。感謝通識教育,讓我在知識海洋中拓寬視野,不斷提升自我綜合素質能力;感謝通識教育,強大的實用性使我在商科實踐中運用,不斷增強淬鍊學生的核心領導力、向心力,是它見證了我的成長和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