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校長:我們搞的就是素質教育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7月1日,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第二屆“大學-中學圓桌論壇上,與談人之一衡水學校郗會鎖表示,外界普遍認爲衡中師生生活在“地獄”,學校是“高考工廠”,但現實並非如此。

“現在我們在拍攝一部紀錄電影,由中央電視臺導演指導拍攝。他們從去年就進入衡水中學,吃住在學校,用一年的時間,拍出一個真實的衡中。”他說,“我們都是‘演員’,也沒有演員,每天都是真實的記錄。”

當澎湃新聞問及如何定義當前的“衡中模式”,郗會鎖表示很難用一句話形容。他強調,“衡中的教育素質教育,多元化教育”,學校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與高考改革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衡中不是“地獄”,每天都保證8個半小時睡眠

論壇上,郗會鎖用了20分鐘大述衡中這些年受到的“委屈”。他表示,衡中並非“地獄”,相反,從高一到高三,即使是畢業班孩子,學校都要保證他們必須有8個半小時的睡眠,每天一小時陽光鍛鍊,跑操兩次,一週三次體育課

此外,學生也並非“讀書機器”。郗會鎖稱,學校專門安排了收看新聞的時間,學生排隊買飯、吃飯、回到教室的時候都有可以收看到新聞,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對於衡中被指責大搞“應試教育”,郗會鎖在會上和會後向嘉賓及媒體反覆強調,“衡中搞的就是素質教育”。

他向澎湃新聞表示,衡中希望給學生終身受益的教育,不能只讓孩子受益三年,“要爲孩子以後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比如好的生活習慣價值觀科學思維方式”。

具體落實在學校、課堂方面,他解釋,“素質教育不是吹拉彈唱,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上。衡中課堂上強調“四聲”——笑聲讚美聲(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讚美)以及提問聲等。

在郗會鎖看來,當前衡中的素質教育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比如畢業典禮後學生離開,“整個校園乾乾淨淨、宿舍整整潔潔,教室一層不染”,學生們還給老師鞠躬擁抱。

他同時也表示,高分、高升學率與素質教育並不矛盾,“素質教育不能成爲低分的遮羞布”,“素質高了,升學率也沒理由掉下來”。

“過去高考是‘背多分’時代,但是現在拿着書都找不到答案,高考本身就是考素質、人生觀、思維方式,非常靈活,所以應試本身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 郗會鎖反過來說道。

談到以教學改革著稱的北京十一學校,郗會鎖直言“令人羨慕”。但他同時指出,北京十一學校是素質教育,衡中也是素質教育,人才是多元化的,有多種特色,不能千篇一律。

北京十一學校因爲率先開展走班上課,根據學生興趣、特點開設數百門課程,該學校被稱爲“新世紀以來衆多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普通高中學校的代表和典型”。與之對比,郗會鎖認爲,衡中對普通學校如何去發展的啓發意義更大。

升學率是現實問題

對於衡中引以爲傲卻又被詬病的“高升學率、高清北率”,郗會鎖並不忌諱談及。他明確表示,升學率對於一個學校很重要,抓升學率沒有問題,重要的是“要抓綠色升學率,而不是帶着血的升學率”。

“沒有升學率一定是不行的。高分意味着好學校,好學校意味着好工作,這是個現實問題。”他提到,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全部,如果學校不能把孩子送到一個理想的大學,那麼家長也不會把孩子送到你的學校。

澎湃新聞了解到,對於長期以來在普通高中階段存在的唯分數、唯升學的現象,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曾表示,受高考指揮棒影響,一些學校確實存在着唯分數、唯升學的問題。近幾年來國家在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爲了解決這些問題。

近日,新世紀以來國辦出臺的第一個關於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綱領性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還明確提出,要深化育人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的改革,着力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同時也提出了相應的措施。比如,嚴禁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或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及獎懲學校和教師、加快構建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等。

郗會鎖表示,衡中並不會犧牲學生睡眠、也不主張讓學生加班加點學習,學校的“高升學率”其實是用高效率換得。此外,他還介紹了衡中的制勝法寶——勵志教育。

“學習考試痛不痛苦?因爲學生被點燃了成功的慾望和知識興趣,被激勵了,他就會覺得學習是個快樂的事,爲了自己的夢想去拼搏,這是個幸運的事。” 郗會鎖認爲,學校如同企業,應該激勵學生的狼性血性

對於衡中的崛起和模式,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王蓉表示,實際上我們每個人在某些人的眼裡,就像是一名曾經的衡中學生,都經歷了中國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她看來,衡中可被視爲中國基礎教育的一個縮影,很難對它做簡單化的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