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巡禮-衡水三絕一強 馳名中外

衡水習三內畫藝術院的內畫鼻菸壺。攝影記者黃玉梅

製作精美絕倫的內畫鼻菸壺,需要高超工藝。攝影/記者黃玉梅

製作精美絕倫的內畫鼻菸壺,需要高超的工藝。攝影/記者黃玉梅

北京宮廷金魚飼養世家第十代傳人徐立才先生,手握名貴金魚品種橘瓣獅子頭」。攝影/記者黃玉梅

金魚的祖先是野生鯽魚,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攝影/記者黃玉梅

一尾尾名種金魚如金鱗仙子般的雍容閒雅、流光溢彩。攝影/記者黃玉梅

侯店毛筆製作技術精湛、鋒長、吸墨不掉墨。攝影/記者黃玉梅

武強年畫博物館。攝影/記者黃玉梅

在武強年畫博物館裡,民衆可親自體驗木版彩色套印。攝影/記者黃玉梅

內畫鼻菸壺極致工藝

鼻菸壺,是盛放鼻菸的容器,源於西方,自十七世紀傳入中國,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最初在滿、蒙、藏等少數遊牧民族中使用,明朝以後,煙壺隨着鼻菸一起傳入。內畫鼻菸壺材質有瑪瑙、晶石、琥珀等幾種。繪畫前,先用鐵砂球和金鋼砂將煙壺內壁均勻磨砂,然後根據壺的形狀設計繪畫出各種題材作品

衡水習三內畫藝術院內畫藝術大師王習三繼承葉派基礎,作品具有構思新奇,意境高雅,設色古香,勾勒清晰,氣韻生動的藝術特色。他的獨特風格受到國際上的高度讚譽,被稱之爲「冀派」。

出自於衡水習三內畫藝術院的內畫鼻菸壺,以其小巧玲瓏的造型,豐富多彩的材質,精美絕倫的工藝,匠心獨具的創意,被國際上譽爲集中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受到各國收藏家的好評。其作品中以各國元首畫像最爲著名。

宮廷金魚如水中牡丹

金魚的祖先是野生鯽魚,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據記載,經演變和發展,至今已有162個品種。主要分爲四大類:即草種文種龍種蛋種。金魚的養育始於南宋時期的杭州,後傳到上海、鎮江、北京、天津等地。在明正德年間,即約在1506年左右,北京的皇宮和皇府開始養育金魚而四季不斷。

大陸主要分爲南北兩大派別:一是杭州金魚;二是北京金魚。杭州是金魚的發源地,北京則對金魚品種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育新。衡水市園林管理處來順宮廷金魚養殖場於1982年建立,由北京宮廷金魚飼養世家第十代傳人徐立才先生精心管理。現有品種中較爲名貴的有:鶴頂紅、王字虎頭、硃砂眼水泡、喜鵲花龍睛球、十二塊紅龍睛、瑪瑙眼、橘瓣獅子頭、赤兔眼虎頭及白玉冠等。

人稱「衡水」二字有魚有水,所以是塊養金魚的寶地。看看池子裡那一尾尾於碧波池中雍容閒雅、流光溢彩、紅色如金、白色如銀,靈秀俊逸的「金鱗仙子」、「水中牡丹」,心中不由感嘆此話不假。

侯店毛筆光緒立碑表彰

侯店毛筆制筆業始於明朝永樂二年,盛於清代,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因產河北省衡水市侯店村而得名,故衡水市侯店村素有「毛筆聖地」、「北國筆鄉」的美譽。侯店毛筆又稱「蒙筆」,相傳爲秦朝將軍蒙恬所制

世代祖傳毛筆世家,以狼毫所制之筆,馳名遐邇。清光緒年間,因製作技術精湛、鋒長、吸墨不掉墨見長,被奉爲御用,並立碑表彰,書法家範曾誇其爲「文房瑰寶」,此後歷久不衰。

武強年畫登藝術殿堂

年畫是東亞的一種民間美術形式。因伴隨着新春趨吉避凶的活動產生,故名年畫。

年畫約始於五代北宋,其淵源卻可以上推至秦漢或更早的驅鬼、避邪之類的守護神門畫,舊稱「紙畫」、「紙片」與「畫張」等。

宋代鏤版雕印的發展以及春節慶祝活動的豐富促使年畫得到發展,題材豐富起來,有風俗、仕女、娃娃、戲曲等。隨着明代中後期版畫的興盛,彩色套印技術的成熟大大促進了木版年畫的繪製與銷行。明清時期可謂是木版年畫的鼎盛期。

武強年畫博物館是1985年建立的大陸第一家年畫專業博物館。坐落在武強縣城,館舍古樸典雅,富有傳統民族特色。既是年畫之鄉的特徵,又是展示、研究傳統藝術和民俗文化的藝術殿堂。2011年被評爲4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