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人,還愛穿皮鞋嗎?

“寧可衣服蹩腳,皮鞋無論如何要講究。”《繁花》中,爺叔對阿寶諄諄教誨,要想做“成功男人”,先得有個板正的樣子。

皮鞋,曾是上流社會的標籤,是紳士文化的配件,是撐起男人門面的利器,是男孩邁向成人世界的一次起點。

但從何時起,皮鞋失寵了。潮流花色的籃球鞋、方便舒適的休閒鞋,佔據了鞋櫃的半壁江山。

青山資本的消費調研數據顯示,我國男鞋市場大約爲2000億量級,年增速爲5%,其中休閒鞋佔比過半,運動鞋佔30%左右,而商務皮鞋僅在剩下的20%當中尋求生存。

中國男人,還願意穿皮鞋嗎?

近年來,有頭有臉的老牌鞋企們,都活得很心累。

紅蜻蜓增收不增利,加盟店縮減了近一半;摘牌退市的貴人鳥;破產欠債的富貴鳥……鞋企們共同困境背後,是皮鞋這一品類在經受挑戰。繼“中國女人踢掉高跟鞋”後,市場上也時常傳來“中國男人拋棄皮鞋”的論調。

皮鞋,太缺少變化了。

面料有限,常用的不過是牛羊豬皮,蟒蛇皮之類的只算是噱頭,材質上難做文章;版型高度確定,布洛克鞋、牛津鞋、樂福鞋……都是百年未變的款式;皮鞋鞋底,無非是“皮底+軟木”的固特異底,又或是一塊碳黑大橡膠。

皮鞋的產品創新空間有限,給消費者帶去的體驗感就十分侷限。長久以來,壓腳背、擠腳趾、磨腳踝、卡腳跟……穿着不便是皮鞋的最大痛點。

不過,從全球皮鞋的市場分佈來看,擁有較高人口度的亞洲的皮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亞洲皮鞋市場規模佔全球比重超過一半,遙遙領先於其他地區。

目前,我國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製鞋中心,鞋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六成。皮鞋產量仍處在持續增長的上升曲線。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2年我國鞋類產品產量爲135.07億雙,同比增長4.84%,其中皮鞋產量爲36.06億雙,佔鞋類產量比重爲26.7%。

隨着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皮鞋在商務場景中是穩步升級的剛需,“一雙運動鞋走天下”並不現實,皮鞋仍是千億級別的市場。

需要被解決的並非品類,而是腳感。一雙擁有運動鞋般舒適腳感,穿着上又能帶來皮鞋精神抖擻的正式感,同時在“顏值”上能夠契合年輕一代消費者審美的皮鞋,纔是當下消費者需要的皮鞋。

傳統鞋履行業,尤其是那些曾經以皮鞋品類稱霸市場的企業,還有新希望嗎?

有人看到低谷,就有人看出機遇。

日本經濟危機泡沫破裂後,抓準消費降級趨勢、講求性價比的大創、優衣庫、小林製藥、無印良品等一大批本土品牌崛起,鍛造了消費市場新黃金期。

當下經濟承壓的中國,也是民族品牌自我錘鍊的時機。很多頭部消費品牌都在尋求企業“第二曲線”,進行品類創新。

創新的第一步,要先抓準品類核心痛點。鞋履行業中,“腳感”是消費者是否買單最直接的因素。

爲了圍繞“舒適”做文章,奧康把解決“舒適”這個核心痛點上升到戰略位置,聚焦奧康主品牌、男鞋主品類,提出“更舒適的男士皮鞋”。

要讓消費者對“舒服”有感知,首先得全方位解決產品腳感問題。

過往的皮鞋擠腳,多是腳型不適配,皮鞋“西傳東入”,原型鞋都是照着西方人腳型設計的,自然不夠舒適。奧康以積累的300萬腳模數據爲基礎研發新產品,設計出腳背“高且寬”的亞洲人穿的鞋。

奧康成立產品研發中心提升產品科技含量

皮鞋悶腳、臭腳,那是材質不到位。奧康結合提取自植物系的抗菌技術,研發具備透氣性的鞋墊材質,科技抗菌率超過99%,讓腳有了明顯的“呼吸感”。

2022年斬獲“亞洲更舒適男鞋獎”,2022年、2023年蟬聯FNAA中國鞋履成就獎,這些獎項的加持都來自源源不斷的研發投入——2021年至2023年,奧康研發費用分別爲4376.69萬元、4733.12萬元,5058萬元,2023年較去年同期同比大增6.86%。

這筆錢,還用在了開發腳型測量儀、建設數字化研發中心和智能工廠上。36年來,奧康基於累計採集超300萬的腳型數據,聯合“中國鞋楦第一人”陳國學來完善鞋楦的設計和鞋子的製造,讓皮鞋更貼閤中國人腳型。

奧康開發腳型測量儀採集消費者腳型數據

全方位的“舒適”不能只停留在產品本身。購買時也得有愉悅感,對品牌的認同感。

渠道上,奧康着重在購物中心、核心商圈等高勢能渠道發力,並在“舒適”戰略下,對線下門店進行“煥新”:推出由法國知名設計師設計的,以“真皮”爲概念,以木色、暗色係爲主色調的黑金旗艦店。該門店一掃傳統街邊鞋履門店的陳舊質感,其中的互動裝置能夠測量顧客腳型,量身定製皮鞋,提升顧客購物體驗感。

奧康杭州in77黑晶旗艦店

品牌方面也在努力打破固有的認知。2023年5月的品牌戰略發佈會上,奧康請到了當紅明星、潮男代表陳偉霆當品牌代言人。發佈會上,奧康拿出一雙創新結合“皮鞋面+運動底”的運動皮鞋。

幾個月後,奧康就憑藉這雙獨創的“運動皮鞋”走進世界鞋都米蘭。在人們的認知當中,時尚和舒適似乎總是背道而馳的,想要做一個“弄潮兒”,就要有“服美役”的決心。

作爲國內唯一登上米蘭時裝週的皮鞋品牌,奧康把舒適理念和中國創新帶上了國際舞臺,也是在爲這個看似無解的問題提供了新的答案。用蘊含東方神韻、水墨美學的“覺醒”系列打破了皮鞋不潮流的刻板印象,其獨創的舒適透技術,解決皮鞋“板腳”的痛點,實現了“一面紳士,一面舒適。”

2024年1月,奧康攜“cozy-舒軟”系列登陸米蘭時裝週

最新財報顯示,奧康2023年共實現營業收入30.86億元,同比增長12%,淨利潤增加了2.81億元的絕對金額,呈現扭虧爲盈趨勢。

種種舉措驗證了王振滔所說的“趨勢的能量大於優勢”:看清了並不是“皮鞋不行了”,而是“難穿的鞋不行了”這一核心問題。

只有抓準消費者真實訴求,才能“自救”有效,而非圈地自萌。奧康也在自我更新、自我錘鍊中,走在一衆民族品牌前列。

主動出擊,創新call back

市場飽和、生產成本高、技術革新難、消費者易變……對任何傳統企業來說,上個世紀高速發展的“黃金增長期”已然過去。固守一方天地,不如主動出擊。越是在看似低迷的消費環境中,越是潛藏着扭舊煥新的新機遇,首先要做的,就是勇於直面問題。

“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還穿皮鞋?”早在2017年,接受採訪的王振滔就已經毫不避諱地表達了對皮鞋市場的看空。

皮鞋高速增長的黃金期已過,需要斷骨療傷,面向未來,就要能抓準新的增長點,進行品類創新。當下,新質生產力要求下,創新的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用科技創新推動生產力變革,從根本上改變原有模式和生產思維,打好一場持久戰。

鞋底、鞋楦、鞋面,組成了一雙皮鞋。足夠舒適的腳感,離不開大底的設計和選材,也需持續升級新材料。

因此,奧康在此前首創的“運動皮鞋”外,進一步對接國際優質資源,於今年4月,與意大利頂級原材料供應商XL達成合作,成爲其中國唯一一家戰略合作伙伴。這是一次雙向奔赴——雙方都對“更輕更舒適”的鞋有長期研究和“執念”。

奧康國際副總裁王晨赴意大利XL總部溯源鞋材料

1965年至今,XL不斷迭代EVA鞋底模版注射技術,以超輕、耐磨、環保,高新材料領先全球。這種“被譽爲天花板級別”超輕鞋底材質,早已運用到Prada、Armani、Ferragamo、Zegna等一衆國際大牌產品上,用它製成的鞋底耐磨柔軟,體感輕便,比普通鞋底輕50%,穿着無負擔。

圍繞“更舒適”這一戰略定位,奧康與XL共同研發的奧康XL超輕大底,更輕、更軟且具備輕戶外功能,破解了傳統皮鞋磨腳、不透氣和厚重等頑固痛點,後續還將應用到更多鞋款。

它的“踩屎感”黑科技得益於不吸液體、防水防滑,還能抑制細菌擴散的封閉性結構分子鞋底材料。這種材質的可塑性強,更貼合足部線條,回彈性高,兼具防震緩衝功效。

XL總部全球營銷總經理爲奧康團隊演示鞋底貼合性

值得關注的是,當下的消費環境中,有強烈自我表達慾望的年輕一代消費者逐漸成爲市場主力軍,他們更願爲有故事、有品味、有調性的品牌買單,用消費彰顯個人態度和觀念,“爲自己想要的世界付費”成爲顯性消費觀。

還有數據顯示,鞋服行業是僅次於石油化工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碳排放量更是佔全球碳總排放10%。

這種形勢和變化對有帶頭效應的頭部企業提出了刻不容緩的要求——要打一場名爲“轉型”的持久戰,必須兼顧產品能力,又要能在品牌價值上體現企業主動擔負的社會責任。

從新材料、新技術端實現轉型正是打好這場持久戰的關鍵。

取材上,奧康的“地球漫步”系列環保鞋履,採用低碳帆布、環保賈卡、原色棉經紗、再生軟木超纖等植物原料替代皮料,XL超輕大底不僅較傳統橡膠輕一半,原材料還不含金屬、甲醛等有害化學物質。

奧康地球漫步系列

在生產環節,則藉助智能化手段,打造綠色數智工廠,讓生產效率提升30%-50%,不良品率降低至千分之一以下,從源頭上減少廢品產生,減少碳排放。

消費者端,奧康先後發起“舊鞋換新”“舊鞋當錢花”等公益活動,用每年回收的三萬餘雙舊鞋,製作成可重複利用的橡膠顆粒材質,鋪設成塑膠跑道——早在十年前,奧康就提前佈局環保。

奧康在可持續方面下的功夫,印證了王振滔信奉的“領先半步”的創業理念,不做追隨者,要做領頭者。

作爲綠色轉型的先行者,奧康“地球漫步”系列等綠色智造產品的推出,標誌着綠色產品的市場化,在產品中體現綠色內涵,更樹立了新質生產要求下的國民品牌轉型升級的樣本。

前BV設計師Mirco Scoccia繪製“地球漫步”產品草圖

模仿、追隨國際品牌,用產品本土化撬動國際化,一直是衆多中國品牌的成功策略。

但從“奧康國際”向“國際奧康”的身份轉變,不只是簡單的產品“出海”,更是通過和國際設計師合作,把中外風格和實力強強聯合。

“中國皮鞋腳感是軟的,但中國品牌實力是硬的。”王振滔曾這樣說道。奧康從民族品牌走向國際,是老牌企業轉型的一個範例。頭部品牌要有持續煥新的能力,不坐以待斃,直面品牌老化危機,主動出擊,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牢守寶座,給因不舒適而“拋棄”皮鞋的中國男性,提供無法抗拒的鞋櫃選擇。

本內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