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經外科臨牀研究獲突破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非急性硬膜下血腫迎來新療法

中國神經外科臨牀研究獲突破

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非急性硬膜下血腫是臨牀常見且具有挑戰性的神經外科疾病之一,隨着老齡化進展,其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是全球面臨的臨牀難題。近日,國際頂級醫學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佈了由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華山)、全軍腦血管病研究所(長海)指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毛穎教授團隊和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建民教授團隊牽頭,聯合國內31家神經外科及腦血管疾病中心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成功爲全球提供了一種治療非急性硬膜下血腫的新方法:腦膜中動脈栓塞。

該研究是全球同期最大樣本量的針對腦膜中動脈栓塞治療非急性硬膜下血腫的RCT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以極高的科學嚴謹性和臨牀實踐意義爲全球同類患者的治療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成果的發佈也標誌着中國神經外科臨牀研究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成爲國際相關領域重要的引領者與合作者。

研究證實,對比單純傳統治療,輔助性腦膜中動脈栓塞結合傳統治療能夠顯著降低無需鑽孔的症狀性非急性硬膜下血腫患者的血腫進展率;在將血腫復發或進展導致的神經系統相關死亡患者納入首要終點時,輔助性腦膜中動脈栓塞可以顯著降低所有症狀性非急性硬膜下血腫患者的復發與進展率。

毛穎介紹,常見引起非急性硬膜下血腫的原因包括外傷,長期應用抗凝、抗血小板藥物及反覆或突然胸腹壓力增高等。當血腫增大引起顱內壓增高時,患者會出現頭痛、頭暈或肢體活動障礙等症狀,甚者引起頻繁嘔吐、深度昏迷等,並危及生命。

傳統非急性硬膜下血腫治療手段包括鑽孔引流術和藥物治療,雖已被證實有效,但傳統鑽孔引流複發率高達12%~20%,而藥物保守治療恢復週期較長、不確定大。在此需求下,腦膜中動脈栓塞技術應運而生。

腦膜中動脈栓塞是指通過微創介入技術,將栓塞物(如液體栓塞劑或顆粒等)注入腦膜中動脈主幹或其分支,通過栓塞腦膜中動脈,從源頭上阻斷供血,從而減少血腫血供,使血腫內的血液逐漸被吸收,促進血腫縮小;同時,該方法可以防止新鮮血液注入,減少血腫進一步擴大的風險。這一微創、精準的治療方式,能夠在技術上減少傳統手術的創傷性,減少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同時,在原理上通過栓塞供血血管,減少血腫的再生和進展,受到全球神經科醫生高度關注,但其療效始終未得到高級別證據的支持。

基於這一重大臨牀需求,2020年,一項前瞻性的、多中心的、隨機對照試驗(MAGIC-MT)正式啓動,以全面評估這一治療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在我國12個省市31家分中心進行,入組患者爲有症狀的非急性硬膜下血腫患者。研究團隊對參與中心和術者進行嚴格的篩選與培訓,採用統一標準的鑽孔引流和腦膜中動脈栓塞治療方法,加強圍術期綜合管理水平。

“這項研究不僅爲神經外科領域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也爲對神經疾病的理解開闢了新的方向,將進一步推動神經介入治療在神經外科領域的發展,造福更多患者。”劉建民說。

《光明日報》(2024年11月25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