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十年:從科技大國走向科技強國

2022年6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建設科技強國"有關情況。

十年來,我國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2年的1.03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79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1.91%增長到2.44%。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科技界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國家行列,走出了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發展道路。

高水平人才持續迸發

"人才強、科技強,是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前提,是高質量發展最持久的動力和最重要的引領力。"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會上指出,我國更加重視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在創新實踐中發現、培養、造就人才。

王志剛表示,在人才方面,政府要做的是創造更好的環境、更好的生態,讓更多的人能夠成爲人才,特別是科技創新方面的人才。爲此,國家出臺了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包括深化科技評價和激勵制度改革、深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改革、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弘揚科學家精神等等。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實施的人才資助體系升級計劃,也得到了科技界的廣泛認可。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李靜海介紹,飽受關注的"傑青"項目每年資助量由200項增加到315項,"優青"項目由400項增加到630項。青年項目過去4年間共資助了7.5萬項,一大批年輕人在這個項目的支持下進入了基礎研究領域,資助項目數逐年增長。

學界同樣爲科研發展創造了良好氛圍。據中科院院長侯建國介紹,爲激勵科研人員潛心科研,中科院實施了特聘研究崗位制度,給予科學家相對穩定的支持;設立了基礎研究領域青年團隊支持計劃,鼓勵拔尖青年人才敢於挑戰科學難題,開展"從0到1"的原創研究。

同時,中科院加強了青年科技人才的儲備,已經選聘12000多名以博士後爲主體的特別研究助理,深挖人才的"蓄水池"。過去十年,院屬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累計向社會培養和輸送了近15萬畢業生。

十年來,我國人才在結構上、數量上都有了優化和提升,人才數量是全球第一,同時高水平人才不斷成長涌現,在開拓新的領域、承擔領軍項目,以及科學發現前沿預判等方面都涌現了一批高水平人才。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最新排名,中國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中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中國既是國際前沿創新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重要貢獻者。"王志剛稱。

產業轉型升級加速

"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量子通信等新興技術加快應用,培育了智能終端、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等新產品、新業態。"王志剛介紹,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居世界第二,技術突破打通了我國新興產業的一些堵點,太陽能光伏、風電、新型顯示、半導體照明、先進儲能等產業規模也居世界前列。

科技的發展,也助推了傳統產業的升級。據王志剛介紹,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持續20多年"三橫三縱"技術研發,已形成較爲完備的創新佈局,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全球首位。立足我國以煤爲主的能源稟賦,加快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研發攻關。連續15年佈局研發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高效發電技術,供電煤耗最低可達到264克每千瓦時,大大低於全國平均值,也處於全球先進水平。目前,該技術和示範工程已經在全國推廣,佔煤電總裝機容量的26%。

在重大工程建設方面,我國也取得了矚目成就。特高壓輸電工程、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組網、復興號高速列車投入運行,這一系列重大工程都是由重大技術突破帶動形成。研製成功"深海一號"鑽井平臺並正式投產,標誌着我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進入1500米超深水時代。

"同時,我們還創辦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型領軍企業,爲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和瓶頸制約作出了重要貢獻。"王志剛道。

隨着企業科技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全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也在快速提高。據王志剛介紹,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企業科技投入力度佔全社會研發投入比例已達76%以上,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2012年的50%、2018年的75%,提升到目前科技型中小企業和製造業企業的100%。全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十多年前的4.9萬家,增加到2021年的33萬家,研發投入佔全國企業投入的70%,上繳稅額由2012年的0.8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3萬億元。在上海證交所科創板、北京證交所上市的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超過90%。

各領域創新、平衡發展

"科技在經濟產業發展順利的時候發揮重要作用,在經濟產業發展遇到問題或者挑戰的時候,科技也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王志剛指出,疫情期間,國家組織全國精銳力量開展疫情防控應急科研攻關,在疫苗、藥物、檢測試劑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創新成果,有力支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創新藥物、國產高端醫療器械、先進診療技術讓人民羣衆享受到更多高質量的創新成果。

"科技爲民是我們科技領域重要方向,要做的事情也是最多的。"王志剛道。

科技使糧食安全更有把握。土地方面,我國聚焦正常耕地外的乾旱半乾旱土地、鹽鹼地、紅黃壤,以及黑土地的保護和利用,十幾年甚至二十年持續下功夫,如楊淩示範區針對乾旱半乾旱土地,20多年來形成一些種植方法、品種,已在全國推廣,推廣面積達到上億畝。種業方面,我國在小麥、玉米、蔬菜、豬、禽類等方面都研發了自己的品種,特別在主糧方面都以中國品種爲主。

科技保障能源安全。我國能源消費以煤爲主,目前要達到雙碳目標,需要通過科技使能源安全更有保障、更加環保、更加節能。"我國在超超臨界發電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特高壓輸電處於先進水平。基於煤的能源稟賦,新的科技成果使我們對環境的影響更小,這些都是科技成果解決能源安全、解決減排減碳的重要產品。"王志剛解釋。

科技爲人民生命健康築牢堅固防線。王志剛介紹,2020年初新冠肺炎一開始,我國在7天之內分離病毒毒株,明確是新冠病毒,相較2003年抗擊非典時速度要快得多。再過7天,就研製出了檢測試劑,有了有效篩查手段。

科技促進區域創新發展,解決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引領輻射作用不斷增強,三地研發投入佔全國30%以上,北京、上海技術交易合同額中,分別有70%和50%輸出到外地,這就是中心輻射帶動示範作用。169家高新區聚集了全國1/3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人均勞動生產力爲全國平均水平的2.7倍,吸納大學畢業生就業人數佔全國比重9.2%。今年1-4月份,國家高新區營業收入13.7萬億元,同比增長7.8%,表現出較好的增長勢頭。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實習記者 陸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