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臺灣美術史又一步!前瞻基礎建設支持「臺展復刻」出版計劃

前瞻基礎建設支持,國立臺灣美術規劃「臺展復刻.經典再現」出版計劃。(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文化部「前瞻基礎建設—重建臺灣藝術史計劃」政策指導下,國立臺灣美術館規劃「臺展復刻.經典再現」出版計劃,復刻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發展脈絡爬梳臺灣美術發展的時代風華、藝術品味,展現歷史原貌,也讓更多藝術愛好者可以容易的接觸、使用這批歷史材料

國立臺灣美術館今(23)日發表「臺灣美術展覽會」展覽圖錄十冊、「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六冊,及《臺府展圖錄復刻別冊》一本,館長林志明表示,此一出版計劃復刻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發展脈絡,不但爬梳臺灣美術發展的時代風華及藝術品味、展現歷史的原貌,也讓更多藝術愛好者可以容易的接觸即使用這批歷史材料。同時,《臺府展圖錄復刻別冊》的出版重新整審視臺府展的作品及其文化、歷史意義,與對後世藝術發展的影響,別具意義。

▲第一回府展特選,東洋畫,薛萬棟遊戲〉1938膠彩畫國美典藏。(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臺府展圖錄復刻別冊》作者、國立成功大學蕭瓊瑞教授認爲,此次復刻出版,展現官方與民間對臺灣美術史研究的重視與合作,透過史料的整合與重新建構,爲臺灣藝術史建構再添新頁。承製出版作業藝術家出版社何政廣社長社長則說,此次出版作業重新整理重要的史料,並能以更平易近人方式推介給更多人,別具意義。

臺灣美術自日治時期以來,開啓「新美術」的發展,由於當時臺灣並沒有設置美術專門學校,藝術同好多借由展覽彼此交流學習,透過官辦美展方式,美術青年得以躍上藝壇舞臺的機會,1927年由「臺灣美術教育會」主辦的「臺灣美術展覽會」(臺展)共舉辦10回,1937年曾因故停辦一年,1938年由「臺灣總督府教育局」直接辦理的「臺灣美術展覽會」(府展)共舉辦6回,因前後期主辦單位不同,故有「臺展」與「府展」之稱。

其發行的展覽圖錄,成爲日治時期臺灣美術風貌的重要紀錄,更是前輩美術家藝術發展的見證。然而因時代的遷移流轉,當時出版的展覽圖錄多已流失殆盡,難以窺見全貌,國立臺灣美術館透過「臺展復刻.經典再現」出版計劃,委託藝術家出版社以當代數位技術及印刷品質將臺、府展之16冊展覽圖錄復刻,重現臺灣藝術史上的經典作品,讓更多讀者得以展讀臺灣早期的重要美術文獻

▲「臺展復刻.經典再現」新書發表會貴賓合影,左起:成大蕭瓊瑞教授、國美館林志明館長、藝術家雜誌何政廣社長、國美館林明賢。(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臺展復刻.經典再現」出版計劃除了復刻出版臺、府展圖錄16冊,重現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官辦美展的樣貌,完整保存此批美術文獻,爲了解當時參加臺、府展的作品現存狀況,特別邀請國立成功大學蕭瓊瑞教授擔任撰文主筆,針對現存臺、府展作品展開蒐集調查,以《臺府展圖錄復刻別冊》呈現此次研究成果,內容除彙集16回臺、府展之全部作品目錄(並作中、日文對照)、臺、府展時代重要大事年表、史料照片,以及現存作品之100多幅彩色圖版等珍貴美術史料,同時收錄由蕭瓊瑞教授執筆之研究專文,期待透過系統性資源調查,搜整保存重要藝術資產,持續爲臺灣美術史建構紮根厚實基礎。

透過「臺展復刻‧經典再現」出版,期藉此延續臺灣早期重要美術文獻的保存,讓更多讀者得以展讀,並期望透過系統性藝術資源的調查,即時搜整與保存臺灣重要藝術資產,推動重建臺灣美術發展之研究,以爲完整建構臺灣藝術史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