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磋商前 陸公佈去年12月工業利潤創三年新低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去年工業利潤表現。圖爲上汽集團臨港生產基地。(圖/記者陳政錄攝)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

在本月底30日國務院總理劉鶴赴美磋商前,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最新工業數據顯示,2018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保持兩位數成長,但年末出現連續兩個月負增長,12月利潤增速負1.9%更爲3年來新低。有分析指出,該數據除受中方內部結構性調整影響外,亦反映去年中美貿易爭端中,美國對「中國製造」的打壓。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爲6兆6351.4億元人民幣年增率10.3%,保持兩位數成長。

但以單月表現來看,2018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08.3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1.9%,降幅也比2018年11月擴大0.1個百分點,單月增速創下2015年12個月以來新低,也是罕見的連續兩個月負成長。

▲去年的中美貿易爭端中,美方祭出對中興通訊華爲等中國科技業和中國製造2025政策的打壓。(圖/路透

不過統計局工業司何平解讀,從石油天然氣開採業黑色金屬冶煉、化學原料飲料精製茶等行業利潤仍快速成長來看,2018年整體企業經營效益獲得改善,去槓桿、降成本也取得成效。

他還指出,從近五年數據來看,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3.3%,2015年下降2.3%,2016年增長8.5%,2017年增長21%;顯示2018年數據仍保持較快的增長。

經濟學家鄧海清坦言,2018年以來,中國經濟放緩壓力加大,政策亦相應進行調整。他認爲,隨着供給改革彈性加大,其對工業企業利潤的支撐效應減弱,導致自2018年5月份以來,工業企業利潤年增率已經連續8個月下滑,並於11月轉負,在12月降幅繼續擴大。

▲中美貿易爭端中,在陸製造業臺商亦面對轉型陣痛期。(圖/記者陳政錄攝)

鄧海清認爲,展望2019年,由於中央仍堅持改革決心,在外部風險加劇下持續轉型升級預期工業企業利潤下滑,對經濟還存在負面反饋。他提醒,企業盈利狀況的惡化,將對投資增速產生不利衝擊,同時影響居民收入增速,從而影響消費

但鄧海清也強調,經濟成長率下滑「不代表失速」,認爲隨政府透過財政貨幣寬鬆政策維持經濟的合理成長速度下,無論是政府或市場,對於成長放緩的「心理承受能力」都將顯著增強,也將在結構性改革持續下,確保經濟發展的長期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預計30日率代表團赴美,再次就中美貿易爭端進行磋商,預期在能源農業領域推進協議,並就知識財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層面磋商,由於去年中美貿易爭端延燒至技術封鎖、「中國製造2025」政策推展等領域,因此本次劉鶴赴美成果,是否對2019年中國的工業、進出口貿易發展帶來正面訊息,扭轉現階段各界的保守看法,廣受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