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疫戰升溫 臺商避險壓力增

美企以利潤爲依歸,未必全聽政府指示撤離中國;圖爲2019年11月25日,紐約舉行的進博會推介會上,美企高管(中左)簽訂參展合同後與陸官員握手致意。(新華社)

針對中美近期對抗聲勢也隨疫情升溫,是否造成臺商壓力,沿海臺商認爲,這對臺商來說,勢必會增加更多壓力,跟之前的中美貿易戰一樣,兩邊大船開戰,臺商要在其中站隊或避開風波衝擊,甚至是從中取利,都需要更多的智慧跟挑戰,也認爲如今一邊抗疫都還有中美對抗,等疫情告一段落之後更不能放鬆,可以預見中美會有更多的經濟或產業衝突,貿易戰第二波恐將繼續開打。

而事實上,觀察美國近期對大陸施壓,讓雙方對抗聲浪漸高;從傳出白宮方面討論透過補貼要求美企撤出大陸之外,也陸續出現像可能會以國安爲由,撤銷大陸4大電信在美許可證;美國兩州打算就新冠肺炎疫情,起訴大陸政府等事件。

上海臺協副會長鬍興中認爲,就美國施壓這方面來看,臺商在大陸不致有壓力,認爲歷來美國都秉持安內攘外的基本政治理念,如今美國要轉移大廠回國,不會完全沒有廠商配合,但美企動向最終仍會以利潤爲依歸。

他說,最近注意到的趨勢是各國都要到大陸來投資,「美國是反其道而行」。從經濟角度上,增進的投資完全可以彌補美國抽掉的部分。

從實際面觀察,根據大陸美國商會近日調查顯示,當下更多聚焦於風險管理,訪查逾7成受訪會員企業指出,不會因爲新冠肺炎疫情,而將供應鏈或採購轉移至大陸以外的其他地區。

對美國近期傳出的多項舉動,以撤銷大陸電信商在美許可證爲例,胡興中認爲那是美國的片面說法,質疑是否有違反美國法規之嫌。他說很多時候,川普因選舉隨便發言,例如近期錯誤宣稱可將消毒劑注射至病患身上遭到譴責,卻造成美國出現30人送醫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