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解讀廣東如何有效管控Delta變種病毒

鍾南山解讀廣東如何有效管控Delta變種病毒。(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26日報導,廣東近來有效圍堵源自印度的德爾塔(Delta)變異毒株擴大疫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分析經驗指出,爲了減少疫情傳播風險,廣東採取了最嚴格的管控措施防止疫情傳播。實證顯示,入境人員在隔離期內,不需增加隔離時間,而是應該增加核酸檢測頻次。爲持續控管疫情,廣州將建立5000個獨立空間國際健康驛站;目前大陸國產常用疫苗對Delta變異株還是有效的,大家應該打,尤其是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應該加快接種疫苗。

鍾南山院士表示,此次廣州在疫情應對方面,通過迅速鎖定感染源,精準查清傳播鏈,更新「密接」概念科學應對舉措,在大陸應對Delta變種病毒社區感染的第一階段戰「疫」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第一,很快鎖定了傳染源,查清傳播鏈在廣州做得很快,5月21日,因爲省區地市也都接到報告,當天下午就鎖定了傳染源。隨後高品質流行病學調查,流行病學調查很及時,差不多就是150多個病人全都基因檢測,這個是其他地方沒做到的,差不多每個基因檢測後,發現都是一個阿婆傳過來的,就搞清楚了,傳播鏈非常明確。能夠對疾病的整個來龍去脈、發展趨勢,以及應該怎樣管控,提供了非常清晰的資料支撐。

第二,對應Delta毒株,「密切接觸者」的概念要改變了。因爲Delta毒株載量高,呼出來氣體毒性大,傳染性很強。過去是發病前兩天跟病人家人家裡的人還有同一個辦公室、一米之內有共同吃飯、開會。但,現在概念要改,是指在同一個空間、單位建築、樓幢,發病前4天跟病人有相處的,都是密切接觸者。

正因概念改變,所以纔會採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密封、封控、封禁,是對重點密集人羣的管控。廣東非常嚴格,儘可能嚴防向省外溢出,所以要減少人員流動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5月31日發病,6月2日廣州、佛山等等防控指揮部都發出通報,要求離粵、離穗、離佛都要憑健康碼綠碼,要有72小時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到6月7日加碼,縮短成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所以到6月24日爲止,到現在都沒有傳到省外。

鍾南山稱,他不認爲入境人員要增加隔離時間,一般來說,絕大多數Delta潛伏期並不長,爲極少數潛伏期長而增加隔離觀察,是弊大於利。應該加強對這些人員在隔離時間內的核酸檢測頻度,是有效辦法

針對接下來的疫情防控,鍾南山院士稱,對於可能再出現的德爾塔(Delta)變種病毒感染,由於其感染強度極高,醫院的發熱門診要加強管控措施,隔離場所也要更加規範

鍾南山指出,由於Delta感染強度非常高,醫院發熱門診要注意採用嚴格的管控措施。現在真正符合發熱門診規格要求的不太多。雖然廣州某些高發區採取了整區酒店隔離,這樣解決不少問題,但普通酒店作爲隔離酒店是不太合格的。廣州已決定在郊區建立一個佔地25萬平方米的廣州國際健康驛站,有5000個獨立的空間,房間嚴格按照隔離(標準),不會互相傳染,這樣才叫隔離酒店。

鍾南山強調,目前大陸國產常用疫苗對Delta變異株還是有效的,大家應該打。Delta傳播主要的、重症的病人多爲老年人,同時也有孩子。因此,這兩組人羣應加強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