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商會主席指大陸是歐企變得更快、更好的健身俱樂部

中歐商會主席伍德克指中國是歐企變得更快、更好的健身俱樂部。(鳳凰網資料照)

大陸《環球時報》-環球網10日報導,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接受專訪表示,歐洲需要中國的勝利和繁榮,雙方不能與彼此脫鉤。他同時表示,中國市場像是歐洲企業的「健身俱樂部」,迫使歐洲的公司不斷學習,變得「更快一點,更好一點」。

《環時》報導,伍德克在出席太和智庫主辦的第六屆太和文明論壇期間受訪。2021年3月歐盟就新疆問題制裁中國官員、中國隨後制裁10名歐洲議員反制後,中歐關係急轉直下。耗費兩國商界多年談判達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被凍結,歐洲內部呼籲「與中國脫鉤」的聲音也不絕於耳。

對此,伍德克表示,歐洲不能與中國脫鉤,正如中國也不能和歐洲脫鉤。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雙方在人員交流上出現困難,在一些技術領域雙方各有限制,但整體來說,脫鉤並沒有真正發生。

「我們需要中國取得勝利和繁榮,因爲中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他表示,歐洲不僅在貿易和投資領域需要中國,在碳中和、設備、軟體等方面,歐洲也都需要和中國有更多合作,尤其是研發領域。

伍德克形容說,中國像是歐洲企業的「健身俱樂部」。他解釋稱,中國有難以置信「挑剔」的客戶羣,這使歐洲企業們不得不不斷地變得「再好一些」。「比如,大多數中國客戶並沒有太強的品牌忠誠度,在德國,我爺爺買了一輛賓士,我爸爸買了一輛賓士,那我也很自然地會買一輛賓士。但到了中國,你會發現,人們不想再要這些平淡無奇的汽車了,他們想要一臺帶輪子的電腦!」他認爲,這讓歐洲企業學到很多東西,對企業的發展十分有益。

這名歐洲商界人士表示,歐洲企業對中國市場仍舊有興趣,中歐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歐洲前十大企業(其中包括5家德國公司和5家歐洲其他國家的公司)仍然在中國投入大量資金,沒有一家離開。

不過,他提醒稱,最近幾年,非前十的歐洲公司正在更多向東南亞等地區投資,而在中國的增量投資放緩。他建議,中國應採取更多開放性措施,以吸引到與其規模相適應的外國投資。

關於「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伍德克稱,中歐商會在過去七年裡爲該協定付出了非常多努力,儘管美國在2020年12月對此施加了巨大壓力,但最終雙方還是達成了這份「值得驕傲的、真正有益於中國和歐洲商業的東西」。但鑑於雙方取消對對方制裁的機率很小,未來兩到三年內,該協定恐看不到重啓的希望。

但他希望,在更遠的未來,該協定仍有重啓的希望。「在聖經中,我們經常要過幾個壞年頭,然後才能擁有幾個好的年頭。也許,我們要等上幾年,然後好日子纔會來」。

他表示,如果歐中關係有一塊畫布,那畫布上的確有一些「暗色的點」,「但我們不應糾結於此,而是應該看看,能再放上去多少積極的、色彩鮮豔的點」。他表示,歐洲和中國有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政治觀點,也許一些爭議很難得到解決,但雙方應該停止說教,停止互相指責,且必須找到共同相信的話題,比如碳中和、科技研發、生物多樣性等,並推進在這些領域的合作。

他表示,自己仍對歐中關係尤其是經貿領域的合作報以樂觀態度,「我們的關係是複雜的,但也有非常積極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