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百年老街煥新記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5月20日 第 07 版)

在老建築裡“飆戲”是一種什麼體驗?每逢週末和節假日,一部以重慶藥材公會真實歷史爲背景改編的原創沉浸式互動戲劇《東風又起山城岸》,就會在重慶白象街歷史文化風貌區私立興華小學舊址內上演。

“通過沉浸式戲劇的形式,老建築得到了活化利用,還可以讓觀衆們通過戲劇,走近和感知它所蘊含的歷史。”重慶長嘉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沉浸式演繹負責人李凱介紹,這類戲劇已在重慶多個歷史風貌街區的老建築中上演,每個月演出近20場,幾乎場場爆滿。

重慶白象街歷史文化風貌區由位於重慶渝中區的白象街改造而來。在重慶有“一條白象街,半部重慶史”的說法。白象街保留了9處歷史文物、2處城門及老城牆帶、1處老鼓樓遺址,記錄了這座城市珍貴的人文歷史記憶。

曾經居住在白象街“山西會館”舊址附近的居民張莉說:“白象街曾經的輝煌令人感慨,但是隨着時間流逝,白象街的建築日益破損,配套設施缺失,環境髒亂等問題讓居民們生活不便。”

2021年,重慶啓動了總投資達700億元的老舊功能片區改造試點示範項目建設,更新傳統風貌區等。白象街的更新改造不再是停留在文物建築的物理環境保護層面,更落實在整體功能定位和發展上,旨在推動文化與城市經濟融合的可持續發展。

“一方面,我們遵循‘修舊如舊’的文物保護原則,對白象街的文物建築進行了修復;另一方面,利用文物建築格局,實現活動引入、保留產業、升級產業、更替產業、創新產業的平衡,在此基礎上滿足新老居民、遊客的空間需求。”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迪兵說。

如今,這條歷經風雲變化的百年老街有了嶄新的面貌。石磚牆、歐式門窗、露臺門廊……一座座修葺後的老建築被改造爲書店、劇場、展示館等,風貌區還匯聚了重慶特色美食、國際精緻料理、時尚創意零售店,老街在現代的氣息中“醒”來,恢復了生命力。

由重慶市民政局和渝中區政府聯合建設的重慶區劃地名歷史文化展示館就是在“山西會館”舊址基礎上修繕打造而成的。展示館負責人鄒林峻說,依託老街老建築向市民遊客展示重慶曆史文化,既是對城市發展的動情回望,也是對巴渝文化的深情講述。

(據新華社電 記者吳燕霞、李曉婷、楊仕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