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附醫「智能復健中心」揭牌 賴清德送這句話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智能復健中心」20日揭牌,副總統賴清德出席見證。(陳淑娥攝)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智能復健中心」20日揭牌,副總統賴清德出席見證。(陳淑娥攝)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智能復健中心」20日揭牌,副總統賴清德聽取簡報。(陳淑娥攝)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全新打造「智能復健中心」,引進由奧地利研發的復健機器人,針對病人步行能力、手臂及手部功能提供精準、高強度、高重複性訓練,有助於腦中風、腦外傷、脊髓損傷、腦性麻痹等神經系統疾患病人復原。副總統賴清德20日出席揭牌儀式,引用復健前輩一句話「醫學爲生命增加歲月,復健讓歲月增添生命」相贈;同時指出,中山附醫有豐富經驗及最先進智能科技,未來對民衆在復健上的幫助將更大。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智能復健中心」今日揭牌,包括副總統賴清德、中山附醫總院長蔡明哲、中山附醫復健醫學部主任蔡素如、中山附醫主任高大成、總統府資政李茂盛均出席見證。
賴清德表示,自己是念臺大復健醫學系,對復建領域略知一二,復健有一句話,「醫學爲生命增加歲月,復健讓歲月增添生命」,所以復健有其功能存在,特別在復健的領域,過去接觸到的常常是身心障礙的朋友,也看到他們堅強的意志力,也給予我們啓發。
賴清德指出,在復健醫學領域裡,中山醫附有30多年之久,全臺第一家復健專責醫院,現在邁入新里程碑,豐富的經驗加上最先進智能科技,可以理解以及有信心,中山附醫復健科對民衆在復健上的幫助更大。
中山附醫表示,「智能復健中心」由資深復健醫療團隊領軍,引進由奧地利研發的復健機器人,針對病人的步行能力、手臂及手部功能提供精準、高強度、高重複性訓練。經由訓練將產生大量的感覺回饋,促進神經可塑性,有助於腦中風、腦外傷、脊髓損傷、腦性麻痹等神經系統疾患病人的復原。
一名因腦中風右側偏癱患者,原本只能在室內使用柺杖行走20公尺,透過全臺首度引進高階機種步行復健機器人(LEXO),進行15次訓練獲得顯著進步,不僅能夠上下5層樓梯,於平地行走速度和距離也增加兩倍以上。另名頸椎脊髓損傷者利用手臂復健機器人(DIEGO),在進行7次療程並搭配傳統職能治療後,肩部三角肌質量明顯增加、手臂擡舉速度提升2.5倍,且能執行簡單進食活動。
另外罹患腦中風4年病患,手指完全無法伸直且手部感覺喪失,手部復健機器人(AMADEO)透過末端效應器系統,在手指末端提供動作引導及感覺回饋,進行手指的屈伸運動訓練、增加手指間的協調與靈活度,經過10次療程結合職能訓練誘發動作,如今部分手指能做伸直動作、手指感覺恢復,且於閉眼時指出每根手指位置的準確率達90%。
中山附醫智能復健中心也配備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和神經肌肉電刺激(NMES)等先進設備,重複經顱磁刺激利用強大電流感應成磁脈衝直接刺激大腦神經元,使腦部迴路重建,對於腦中風引發的肢體癱瘓無力、失語症、吞嚥困難、認知障礙、憂鬱症等均有顯著療效。而四頻道神經肌肉電刺激吞嚥治療儀則是利用電刺激促進肌肉收縮,以活化失能或萎縮的吞嚥肌肉羣,改善吞嚥功能。
中山附醫指出,「智能復健中心」是醫院對於提升病人生活品質的承諾,也是高科技與醫療結合的成果,以智能復健機器人輔助傳統復健治療,將爲神經系統疾病的病人創造精準及高效能的復健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