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國中小藝術與人文教學成果發表400師生齊聚交流

臺中市國中小藝術人文教學深耕成果發表會。(陳世宗翻攝)

臺中市各校藉由觀摩交流,達成藝文奠基輔以教學的目標,進而引發孩子學習興趣。(陳世宗翻攝)

臺中市深耕美感教育,引進在地藝術家專業藝文團體駐校協同教學,解決偏鄉學校藝文師資不足的困境,盼培養學子多元美學素養

教育局9日在中區光復國小舉辦成果發表會,展示60校靜態作品,並有8所績優學校進行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類教學動靜態成果分享,來自全市100多所國中小、400多位師生齊聚交流,教育局長富源共襄盛舉

教育局長彭富源表示,臺中市響應教育部「國中小藝術與人文深耕計劃」至今邁入第9年,參與學校由20校增加至60校,尤其是資源較少的偏鄉學校參與踊躍。今日透過師生動靜態展示,呈現出生動多元的藝文教學成果;希望各校藉由觀摩交流,達成藝文奠基輔以教學的目標,進而引發孩子學習興趣。

發表會後並舉辦新學年度申辦說明會,鼓勵更多學校加入計劃,攜手共創優質學習環境。今日共60校展示靜態作品,並有8所績優學校進行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類教學動靜態成果分享。

首先由福陽小學童以鼓聲齊動福陽情」太鼓表演開場,接着博愛國小駐校藝術家李宜臻帶領原住民學童,進行「看見希望─山中提琴手」演奏,光復國小四年級師生並呈現「藝舞藝時」表演藝術學習成果;包括福民大坑、新興、順天、光復國小等校也進行成果簡報分享。

福陽國小駐校藝術家施宇哲表示,太鼓教學結合樹木工匠鼓者生命力團隊向心力,擊出一個團隊、一個聲音;博愛國小學輔處主任高美惠也指出,原住民學生體驗學習大、小提琴,不僅開拓藝術視野,也更落實藝術教育在地深根。

光復國小校長林筆藝指出,透過動靜態成果展演,讓學生更直接深入體會藝術與人文課程核心價值;光復國小學生也紛紛表示,在舞蹈老師蔡碧娟指導下,經過這學期的學習與演出,體會到音樂、舞蹈、體育美術相互結合,歡樂又有意義

教育局強調,市府響應教育部計劃,引進臺中市在地藝術家及專業藝文團體駐校協同教學,解決偏鄉學校藝文師資不足的困境,培養學子多元藝文欣賞能力及各項藝術領域美學素養,未來將持續深耕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