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AI浪潮下 重科技輕人文的危險

中國時報社論

成功大學歷史系招生,在申請入學階段,分發人數掛零,造成社會頗大的轟動。成大解釋是受AI浪潮的影響,但臺灣「輕人文、重理工」的傳統仍被提出來討論。然而隨後的爭論卻在某種政治意識帶風向的推動下,演變成政治的對抗,諸如:歷史教育內容要不要「去中化」、大禹治水跟八田與一誰重要、古文不用學免得變成封建意識等。彷彿所有問題最後只要扯上政治,就變成沒完沒了的扯皮。然而在AI浪潮席捲下,最不能輕忽的就是人文素養。

意識形態 扭曲人文

我們不妨從教育的觀點來加以探討,到底人文學科有什麼作用?臺灣還需要嗎?爲什麼沒什麼人想去讀?胡適在1958年回臺擔任中研院長時,曾請總統蔣介石做中研院在臺復院的致詞貴賓。蔣介石很高興,讚揚胡適對年青人很有影響力。胡適回他一句話說:「我是教年輕人一種方法,可以保護你們不受任何人欺騙,什麼東西都要拿證據來,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這種方法可以打倒一切教條主義、盲從主義,可以不受人欺騙,不受人牽着鼻子走。」胡適這一段話點出了人文科學的自由主義精神的所在:獨立思考,不受人惑,不盲目崇拜。

可今天的教育恰恰背道而馳。歷史教科書充滿意識形態。臺灣的閩南、客家移民先祖是「蓽路藍縷,以啓山林」,與原住民爭取山地林野的開發而有諸多戰爭,占人土地,現在卻自稱是「有唐山公,無唐山嬤」,彷彿母系都是平埔族。事實上清朝早有許多閩南女性移民。這種歷史上奪人土地,後代還要假稱是原住民,去奪取人家的祖先牌位,搶佔土地繼承權,自稱擁有臺灣這一塊土地的所有權。這樣的政治聲言,簡直無恥。

這樣的歷史觀,讓下一代的孩子去讀,你不會覺得汗顏嗎?你不會覺得愧對自己拚了性命渡過黑水溝來臺,拚了命開墾才生存下來的祖先嗎?更不用說1949渡海來臺的文化人,那些在鄉村教書一生的老師,在學界安身立命一輩子的學人,如胡適、傅斯年、錢穆乃至齊邦媛等人。

歷史乃是見證人們對自己生命根源的敬重。因此錢穆先生寫《國史大綱》希望後人對自己的歷史要有「溫情與敬意」。但今天我們看臺灣史,竟是大片的意識形態鬥爭語言,吹噓黨外運動在戒嚴時代的抗爭,卻不願對帶來自由主義思想火種的《自由中國》的學人前輩,表示一點追念與敬重,把臺灣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運動史中的民間力量都視而不見,卻只吹噓民進黨的政治力。這樣的「偏見史」值得學生去讀嗎?這樣的愚民教育,這樣建立「新黨國體制」的謀略,爲什麼學生會不厭棄呢?

科技發展 不受掌控

對中文程度的下墜,對古文的反對態度,也一樣來自政治目的。事實上沒有人因爲學了古文而成爲「封建的遺毒」。五四運動的所有提倡者,都是讀古文出身的。而古文之於人文的涵養,乃是培養孩子有讀古文的能力,去享受幾千年中華文明的瑰寶。可以自在的讀老子、莊子、陶淵明、蘇東坡,徜徉在《西遊記》、《三國志》、《紅樓夢》、《牡丹亭》的不同世界,展開遼闊的公義價值與人生格局。爲什麼不呢?爲了「去中」的意識形態而反對,那對孩子、對社會、對文化是多大的損失!

坦然說,身爲國立大學若只談「重科技、輕人文」是不夠的。該問的是:我們的教育有沒有帶給學生應有的人文涵養?有沒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不受人惑,不盲從的能力?有沒有爲未來培養出有開創力的新一代?尤其是AI浪潮來襲,科技可能超越人類的控制,未來的發展除了大幅提升武器性能,機器人更有可能宰制人類,如果沒有人文涵養導入科技的環節,未來世界能想像嗎?

爲了趕上潮流,大學裡一直追逐着高科技的發展,從半導體到AI,而人文學科相繼凋零。最近中研院士孔祥重就呼籲:正是AI時代,人文領域才更形重要,「AI如果缺乏人文價值,比人類還危險。」如果教育部這些訂課綱的委員們,只是想利用國家機器製造一批量產的「意識形態複製人」,一如網軍一般的水平,沒有半點人文素養,遲早要被AI浪潮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