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年輕人變心 蔡英文牌不再靈光

中國時報社論

九合一選舉進入投票倒數計時階段,選情卻顯得十分弔詭。民進黨近年選舉連戰皆捷,尤其四大公投奇蹟般的逆轉勝,一度讓國民黨陷入「畏戰」困境。但選戰正式啓動至今,民進黨不但拉不開勝選的氣勢,北臺灣反而可能全盤皆輸,更弔詭的是,民進黨兩張王牌:「抗中保臺牌」與「蔡英文牌」,前者發現得不償失,後者似乎也未對選情幫忙太多,這究竟怎麼回事?

蔡英文的權力保衛戰

「蔡英文牌」失效更值得探究。要知道,蔡英文是臺灣實施總統直選制後,唯一在第二任期過半仍能維持高支持度的總統,依據臺灣民意基金會的調查,蔡英文支持度6年來始終起起伏伏、有跌有漲,9月曾受到重創,但10月又逆勢揚升,再次過半達到51%,支持比不支持者多13.7個百分點。可以說,蔡英文到今天爲止,仍然是一個受民意支持的總統。

但我們看到,蔡英文爲掌握民進黨提名,爲2024後蔡英文時代佈局,斷然沒收黨內初選,這代表她要爲選戰結果承擔所有責任。8月黨內提名名單初步明朗,她就頻頻下鄉合體民進黨提名人拜宮廟、跑行程,可以看出她的辛勞。黨內有人透露,蔡英文對臺中市長盧秀燕的高支持度不信邪,把臺中設定爲勝選突破口,大量投入資源之外,還一再陪同蔡其昌造勢,選戰至今至少已8次到臺中,新北市也類似,11次到新北市拉擡林佳龍,但選民顯然不埋單,蔡其昌、林佳龍民調一路大幅落後。

這場選舉堪稱蔡英文的「權力保衛戰」,只能贏不能輸,蔡英文全力投入,卻未打出應有的氣勢。照說民進黨幾乎全面掌握媒體,以陳時中、鄭文燦、林智堅「小英男孩」的稱號、掌握的行政與社會資源,加上治安與司法檢調單位全面配合民進黨,寒蟬效應已深入民心,民進黨又一向善於打選戰,今年竟然打得如此離離落落,實在讓人費解。

臺北市是今年選戰的一面鏡子,民進黨始終信心滿滿,認爲「三腳督」對民進黨有利,蔣萬安氣勢弱,黃珊珊會分掉藍營基本盤,陳時中「抗疫英雄」身分應可爲黨擴增基本盤,即使陳時中只能拿到2018年民進黨基本盤,民進黨也會勝選。選戰一啓動,陳時中的起手式果然驚人,無論氣勢、陣仗或規格,都讓人驚豔。但後來的進展卻出乎意料之外,選情一路低迷,民調落居第3,之後民進黨展開「全黨救一人」行動,才勉強搶佔第2,但仍明顯落後蔣萬安。

慎重解讀找出新方向

陳時中擁有高知名度、執政資源豐厚、近6年衛福部長任內建立的人脈與政治獻金優勢,選戰不應如此弱,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其實,可以從民調交叉分析數據找到答案,依據定期針對臺北市長選舉做民調的TVBS和美麗島電子報的數據分析,黃珊珊的支持者與民進黨的設想完全不同,她的支持者中傳統綠營多於藍營,民進黨啓動「搶救陳時中」行動後,部分綠營支持者歸隊,陳時中支持度上升的結果卻是黃珊珊下降,黃落居第3。民調交叉數據顯示的另一個現象是,年輕人不再是民進黨的「死忠」,已開始疏離民進黨。

近年民進黨幾乎壟斷30歲以下年輕人選票,日前蔡英文循例舉辦社羣之夜,吸引年輕人支持民進黨選戰,今年1千多張活動門票雖然秒殺,但並非全然年輕選民入場,電視直播鏡頭不時拍到頭髮灰白的中老年人在座。30歲以下年輕人成長於後太陽花時代,習慣使用Dcard、TikTok等社羣平臺,民進黨很少使用這兩個平臺,加上年輕人天性挑戰權威、衝撞體制、厭惡執政黨,Dcard與TikTok上「反綠」傾向明顯。

依據過去經驗,民進黨有可能在選戰最後階段使出「絕招」逆轉勝,但至少到目前爲止,中北部選情對民進黨不利,不但「抗中保臺牌」效用降低,連「蔡英文牌」都不再靈光,從中可以看出,臺灣政治與社會環境已經改變,包括大陸在內,所有關心臺灣前途的政治人物與政黨都應慎重解讀,找出有利人民的發展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