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蔡英文危牆之旅 步步驚心

中國時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將於下週出訪中美洲邦交國貝里斯和瓜地馬拉,並過境美國紐約、洛杉機。另一邦交國宏都拉斯卻表示將與中國建交,曾經是我國外交重鎮的中美洲,眼看着又要被挖掉一塊牆角,僅存的零落磚石搖搖欲墜,蔡總統此行,誠可謂危牆之旅。

邦交之牆鬆動恐土崩瓦解

中華民國長期遭到中共的外交打壓,中美洲和加勒比海曾經是難得的鐵板一塊,串連起我國最重要的邦交陣線。遺憾的是,在中國以龐大經濟及政治籌碼拉攏下,我們的牆角一塊塊被挖走。2007年哥斯大黎加拋棄與我國66年的邦交,開啓骨牌效應,中美洲和加勒比海邦交國出現鬆動。不過至少在馬英九擔任總統期間,兩岸維持外交休兵的默契,只有與甘比亞斷交。蔡總統上任至今,邦交國跑了8個,包括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的巴拿馬、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和多明尼加,如果再加上宏都拉斯,我國的邦交國將剩下只有13個,再創歷史新低。

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的邦交國雖小,對我國卻相當重要,一是多少有助於在國際間維持中華民國的主權國家地位,二是在國際組織中可以幫我國代言,三是藉走訪之便,讓我國元首得以過境美國。很多時候,訪問友邦只是走個形式,過境美國纔是主秀。這次蔡總統在紐約和洛杉磯都安排了活動,還要和衆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充分展現出美國老大哥挺臺灣的力度。但國際現實卻很打臉,緊鄰貝里斯和瓜地馬拉的宏都拉斯放話要和中共建交,令蔡總統的中美洲之行蒙上陰影,原本我國在中美洲就只剩下3個邦交國了,若再去其一,這邦交之牆恐怕離土崩瓦解也僅有一步之遙了。蔡總統這趟危牆之旅,就算有禮炮紅毯相迎,也還是走得步步驚心。

蔡總統面對危牆,美國又何嘗不是?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2年前就有意和中國建交,是臺灣極力挽留加上美國強力施壓下才暫緩,現在美國也派出特使赴宏國,試圖阻止宏國轉向中國。但事實上,在中國大陸綿密的外交拉攏和一帶一路的巨大商機下,美國的後院早已紛紛琵琶別抱,中國的影響力迅速滲透,美國老大哥的威勢不再,如今想回頭再擺出老大的派頭施壓,卻發現小老弟們傍上了新大哥,不再如往昔聽話了。薩爾瓦多與中國建交時,美國大表不滿,揚言要檢討與薩國的合作項目,但未能阻擋薩國倒向中國,也未能阻嚇其他國家的跟進。巴拿馬與中國建交後,雙方開始自貿協定談判,巴國併成爲該地區首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國家,中國還投資建設了超過20個橋樑、鐵路和電力等基礎設施。

中國影響力滲透美國後院

日前美國南方司令部司令理查森在衆議院聽證會上指出,中國在一帶一路基礎建設的糖衣包裝下,已經將影響力擴及中南美洲,可能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包括對秘魯價值30億美元的貨櫃港口提供資金、在阿根廷立太空監測站、在3個南美國家購買鋰礦業務。此外,英國研究單位統計,拉丁美洲與中國雙邊貿易在2001至2020年快速成長,從146億美元增加至3150億美元,美國智庫更預期,中國到2035年投資拉丁美洲規模將逾7000億美元。間接使得原本有意設置臺灣辦事處的蓋亞那臨時反悔,也擴展了中國的軍事存在,北京直接承擔該地區派遺軍士官至中國受訓的費用,未來軍需採購和軍事合作都可能更趨向中國。

拉高視野,中國大陸成功斡旋沙烏地阿拉伯和宿敵伊朗建交,如此重大的歷史性成果,從頭到尾美國被矇在鼓裡,顯然中國已在中東地區成爲一個具有強大影響力、且比美國更具公信力的新強權。繼中國對俄烏戰爭發表12點和平方案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走訪俄羅斯會見普丁總統,勢必會積極推動俄烏停火止戰。現在對期待俄烏重現和平的國際社會來說,恐怕中國比美國更有可能促成停火。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其經濟、軍事力量一樣,正加速追上美國,令曾是全球獨霸的美國,如今也面臨着鬆動的危牆。蔡總統這趟中美洲之行,在風光過境美國的背後,有着臺灣與美國同樣感受到的危機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