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把兩岸從戰爭邊緣拉回來
中國時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在國慶演說中強調,「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報告說,「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蔡英文呼籲國人「勇敢堅定,自信地站在世界的舞臺,讓臺灣成爲世界的臺灣」,習近平則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自己的事」。蔡英文呼籲和平,習近平宣示不放棄使用武力;蔡英文認爲臺灣屬於世界,習近平強調臺灣是中國的事,兩人如此針鋒相對,兩岸關係前景堪憂。
蔡習演說兩點針鋒相對
「不放棄使用武力」是中共多年來既有的對臺表述,但習近平這一次加上「絕不」2字,語氣顯得更強硬、堅決。臺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臺灣民衆對中共的好感度降至最低點,推算全臺灣僅有150萬餘人對中共有好感。大陸網路充斥反臺情緒,「武統論」一度高漲,兩岸民間關係惡化更是不祥之兆。
若站在對岸角度思考,北京加強語氣宣示不放棄使用武力的用意是在告訴臺灣民衆,大陸希望和平統一,但絕不容忍臺獨和外部勢力。同樣,大陸苦口婆心向臺灣社會推銷「一國兩制」,主張統一後在「兩制」之下,臺灣民衆的權益、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將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但大多數臺灣民衆顯然不埋單,接受「一國兩制」的聲音更不會成爲主流意見。大陸多年來對臺政策未獲民衆支持,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這就牽涉到臺灣民衆看待兩岸關係思維的三個層次:第一,民衆將「統一」視爲「被大陸(或中共)統治」,即便陸方提出「高度自治」的承諾,但畢竟「一國」是主體,「兩制」是特殊安排,臺灣現有的政治、軍事、外交權將由北京收回,《中華民國憲法》所保障的自由權與人權也會被取消,「統一就是被對岸管」的認知深入民心。第二,臺灣民衆普遍認爲對岸應「先放棄武力」,兩岸再來好好談如何解決政治分歧,即便陸方反覆論述「武統」只是「最後選擇、針對最少數人」,但未能說服臺灣。第三,臺灣民衆希望國際社會參與到兩岸和平解決爭議的過程中,作爲最後的保障,這又與北京「反干涉」的思維相矛盾,導致大陸愈施壓,臺灣愈靠向國際。
從融合中積累統一條件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臺灣民衆對兩岸關係的思維認知,在北京看來可能是「偏見」甚至是「錯誤」,但必須實事求是,這些觀念不僅長期普遍存在,也具有一定合理性。蔡總統在今年國慶演說中提及「兩岸絕非兵戎相見」以及「讓臺灣是世界的臺灣」,頗能迎合這種心理。這也是爲何民進黨政府執政6年來,儘管內政備受質疑和不滿,支持度明顯下挫,但兩岸和外交的滿意度並不差。不過,這些事實不能成爲忽視臺海戰爭危機的藉口,更不能將其視爲理所當然,放任兩岸之間的敵意螺旋上升,最終把臺灣、大陸乃至整個中華民族拖進一場不可預測的風暴之中。
所幸中共二十大報告沒有出現「統一時間表」,也未出現「兩制臺灣方案」的表述,加上習近平強調兩岸心靈契合,這些都應被視爲「和平善意」。大陸應持「在兩岸融合過程中積累統一條件」的信念,用持續深化、完善兩岸融合發展的時間,來換取與增加臺灣民衆認同和平統一的空間。當越多臺灣民衆、企業透過兩岸融合的制度安排,參與「中國式現代化」並從中享受利益、獲得尊重、成就事業,自然會降低「被大陸統治」的疑慮和拒斥情緒。
「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是2300萬民衆的主流認同,也是民進黨意識形態的神主牌。但中華民國憲政體系和兩岸、國際社會的現實,已凸顯臺灣本土意識論述難以維繫臺海和平,也難以保證自由民主體制的持續。在此認知上,「臺灣的前途由臺灣人民決定,兩岸關係的前途由兩岸中華民族和平商議,亞太地區的和平由區域各方共同參與」,應該成爲跨越朝野的「同心圓」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