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高鐵南延翻案 政治凌駕專業
中國時報社論
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覈定的高鐵南延屏東「左營案」,行政院長卓榮泰無預警翻案,宣佈改採「高雄案」,等同閣揆打臉總統府資政。至於翻案工程效益爲何?卓揆語焉不詳,只能畫大餅高雄大都更計劃,顯見政治力凌駕工程專業,賴系與英系政治角力浮上臺面。
蘇貞昌卡韓政治秀
高鐵南延屏東攸關高屏地區逾300萬人口交通便利性,牽涉複雜地方政治與派系利益,致方案延宕多年懸而未決。2019年蘇貞昌前院長先覈定延伸至六塊厝站後,進入高雄路線再力排衆議,舍高雄方案拍板爭議性高的左營方案,並預估2029年完工通車。
轉眼間5年過去了,左營案因評估不可行突然翻案,交通部鐵道局即使2025年1月立即啓動綜合規畫作業,二階環評也要等到2026年才能送審,加上環評時間至少1至2年,也就是左營案興建規畫案必須打掉重練,不只1億多元規畫公帑打水漂,高屏民衆寄望的2029年通車美夢已幻滅,何時通車遙遙無期。
就工程效益而言,高雄案路線長25.9km,左營至鳳山16.4公里爲地下段,鳳山至屏東9.5公里爲高架段,最符合高屏民衆利益,2019年時任高雄市長韓國瑜曾表態支持高雄案。而左營案要從左營站向北穿越左營維修基地,技術難度相對高,而且得從高鐵左營站倒退,還緊鄰臺塑仁武廠引發安全隱憂。
因此就工程專業與可行性,高雄案都遠高於左營案。但當時「韓流」崛起,聲勢如日中天,加上競選連任的蔡英文總統一度民調低迷,韓國瑜成爲國民黨內挑戰蔡英文的最大威脅。蘇貞昌爲卡韓,力排衆議選擇左營案,既阻擋韓國瑜所支持的高雄案,也削弱韓市長在地方上的影響力。
蘇貞昌擔任閣揆多年,獲前總統蔡英文高度倚重,藉由巡視行程拍板高鐵南延方案,政策粗糙、決策更是草率,卻是小英得意的政績之一。蘇揆卡韓有功,毫不遮掩政治秀,臉書自誇幫政府省下千億工程款、高雄市中心也不必經歷交通黑暗期。沒想到才5年光景,蘇揆炫耀的專業考量施政,被卓揆不留情面的翻案。
卓榮泰在出席高雄車站天棚啓用儀式上,由高雄市長陳其邁配合演出,當場宣佈高鐵南延屏東改採高雄案。這一幕與蘇貞昌5年前巡視臺鐵六塊厝車站,霸氣拿着隨扈預先準備的撞球桿比劃指點,拍板高鐵南延到屏東,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兩場景都事先寫好劇本,不同的是背後藏鏡人是賴系與英系,掀開民進黨茶壺裡的風暴。
一石三鳥剷除異己
因此民進黨內不論陳其邁、屏東縣長周春米及兩縣市民代,個個都小心翼翼、字斟句酌迴應高鐵南延案,尤其表態角逐下任高雄市長的立委,口徑一致支持行政院翻案。因這次政策大轉彎明顯是卓榮泰銜賴總統之命,不給蘇貞昌留情面,更示警英系人馬,是賴總統深思熟慮的一着棋。
賴清德總統已就職7個月,人事任命主導權一把抓,各派系敢怒不敢言。因賴雖宣稱退出新潮流系運作,仍牢牢掌控派系核心權力,更利用行政資源平衡各方利益,證明他仍是新潮流唯一老大哥、黨內最大派系是賴系。也因此這次大法官提名人選,上演劉靜怡竟遭民進黨團封殺鬧劇,與其說是黨團自主,毋寧是英系立委的反撲。
賴清德上任迄今,雙少數總統施政處處吃癟,連國會黨團也漸不受控,唯一能叫各派系拳拳服膺的就是行政資源。高鐵南延屏東翻案既剷除蘇系新潮流與英系地方影響力,也讓國民黨高雄市長潛在人選柯志恩無法以此案批評民進黨,未來如空降親信潘孟安競選高雄市長,黨內阻力也降到最低,堪稱賴清德的一石三鳥重大決策。
然而不論是蔡英文總統任內拍板左營案,還是賴清德翻案改採高雄案,決策過程都凸顯民進黨內派系利益糾葛、政治力凌駕工程專業亂象,導致重大交通政策反覆不定,既浪費公帑、也延誤高屏地區逾300萬民衆的交通便利性。賴總統未來如何在派系平衡與公共利益之間找到最佳解方,考驗其領導能力與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