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美國支持的是「中國人的臺灣」

中國時報社論

臺灣和大陸究竟是什麼關係?糾纏70年餘未解。臺灣民主化後,民進黨、國民黨兩個主要政黨,前者黨綱主張臺灣獨立,後者黨章明定追求統一,20餘年來,兩個政黨定期輪替執政,國家定位隨着政黨變化而跳躍,臺灣與大陸和美國的關係隨着國家定位的跳躍而急速改變,東亞地緣政治隨之變得緊張或鬆緩。近年隨着中國大陸經濟與軍力崛起,美國在東亞的獨霸能力逐漸削弱,「漂流的臺灣」將承受愈來愈沉重的壓力與國安風險。

不可誤判美中臺關係走向

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事件,具體而微呈現了臺灣的壓力與風險。除非蔡政府做出戰略調整,或美中關係出現戲劇性轉折,否則壓力與風險將與日俱增。合理推論這兩者都不會出現,難怪全球政治觀察家都認定,臺灣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美國軍方與情報高層官員紛紛預警,大陸可能於2027年攻臺。

2027攻臺說可能稍微超過,畢竟在大陸官方文件與領導人的談話中,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所承諾的「和平統一」方針並未改變。不過,正如國防部4日向立法院提出的報告中指出,裴洛西訪臺後,大陸軍機艦常態性侵入臺灣防空識別區、跨越臺灣海峽中線、抵近臺灣海域活動,讓國軍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過去70年海峽中線是臺灣固若金湯的安全屏障,如今大陸建立的新常態,不但抹除了海峽中線,甚至延伸到臺灣東側海域,臺灣戰略安全空間大大緊縮。

未來3個月,中美臺三方都將有重要政治議程,中共將召開二十大改組權力核心;美國將舉行期中選舉,決定拜登總統會不會跛腳、民主黨能否維持多數黨優勢;臺灣也將舉行地方選舉,決定蔡總統與民進黨的聲勢,間接影響2024會不會政黨輪替。這3件重要政治議程將深刻影響中美關係、美臺關係與兩岸關係。

對臺灣而言,美國是臺海安全的保障,美中關係好,兩岸關係就穩定,臺灣若做出脫軌之舉,還會招致美國的警告,美中關係壞,兩岸關係就惡化。美中關係自2018年開始急速惡化,讓蔡英文政府撿到槍,開足馬力走向抗中之路,因而裴洛西訪臺遭致大陸「戰略東擴」,爲臺灣前所未有的國防壓力埋下禍根。對臺灣而言,如何正確判斷美中關係走向與美臺關係能走多遠,至關重要。綠營有人希望美國支持臺獨,有可能嗎?

美國一中政策愈來愈清晰

觀察拜登政府3年來對華政策軌跡,可以清楚發現控制衝突、緩和對抗、創造合作空間的趨勢,依循這個軌跡,可以看出其在對臺政策與作爲上的修正與調整。簡言之,美國支持臺灣事實的存在,甚至在必要時可能出兵防衛臺灣,但在「一中政策」上的表述卻愈來愈清晰,最近還多次宣示「反對臺獨」,隱含臺灣不是獨立的國家、美國不會和臺灣建交、美臺關係不是政府與政府的關係等意涵。

美國願意出兵防衛臺灣,卻堅持「一中政策」、反對臺獨,顯得矛盾,但美國這個矛盾自1979年美中建交維持至今超過40年,至今依然有效。美國的一中政策以六項保證、三個聯合公報和《臺灣關係法》爲指導,同時不對臺灣主權採取立場。也就是說,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但對中國堅持的「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則採用「認知」一詞,而非「承認」,對照《上海公報》「美國認識到海峽兩岸中國人都認爲只有一箇中國」可知,拜登政府支持的臺灣是「中國人的臺灣」,而不是「追求獨立的臺灣」,這個脈絡非常清楚。

如果「東昇西降」成爲事實,美國這個脈絡遲早會崩潰,但暫時還不會。短期而言,民進黨政府的兩岸政策應隨着拜登政府對中政策的調整而校準,那麼,蔡政府須考慮清楚一下幾點:一、「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不算錯,但「兩岸互不隸屬」就大錯特錯。二、重新定義一國和民族認同,承認兩岸同屬「中國人」。三、認真解決內部與兩岸間的政治分歧,不要在政治象徵問題上繼續虛耗,尤其類似花大錢邀請裴洛西來訪、駐外機構更名這類象徵性動作,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