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 美國對臺安全承諾的侷限
中時社論
美國白宮日前公佈2023財年聯邦總預算,其中國防預算高達8133億美元,當中有7730億美元用於國防部,拜登總統宣示,這是國家安全最大的投資,確保美國軍力擁有全球最佳戰備、訓練與裝備。但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美國的最新國防預算是否足以因應世界新局遭到質疑,仰賴美國安全保護傘的蔡政府更應嚴肅檢討當前面對的國安形勢與因應對策。
美中軍力差距近
美國新國防預算較上一年度增加313億美元,幅度爲4.1%,如排除通膨因素,實質增加只有1.5%,再考量國防預算只佔國內生產毛額(GDP)3.7%,數目看似龐大,但只能算是微幅成長。國防部長奧斯汀則信心滿滿地表示:「這個預算足以確保所有領域的戰鬥力,應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時逼迫的挑戰,以及來自俄羅斯的嚴重威脅。」
在「全方位戰略競爭」的原則之下,拜登政府鎖定中國是美國的首要挑戰與威脅,去年自阿富汗撤軍、結束反恐戰爭後,全面轉向亞洲,專注制衡中國。但俄烏戰爭顛覆了地緣政治的認知與現實,即使俄羅斯因烏克蘭戰爭蒙受重大損失,美國要以同樣水準的預算與兵力因應中蘇兩條戰線顯然不切實際,也不具可信力。甚至民主黨籍國會議員也認爲行政部門編列的國防預算偏低,在審查預算時會增加爲8750億美元;國防專家認爲不能再任憑美國軍力萎縮,合理的國防預算應增加至GDP的5%。
美國聯邦政府預算通常於提出前6個月開始編列,當時預估通膨基礎大約在2.5%左右,更沒有俄烏戰爭因素,在這兩大沖擊之下,國防預算僅作微調多少也反映了拜登政府的困境,被迫降低軍事力量在國家安全領域中的角色,要求的資源難以滿足已經縮水的角色,軍方甚至被賦予對抗氣候變遷及新冠肺炎的任務。
包含陸戰隊在內的海軍預算就是最明顯例證。不同於烏克蘭的陸地作戰,美中在印太地區的軍事競爭,特別是可能的臺海軍事衝突將以海軍爲主力。美國海軍軍令部長吉爾迪上將最近提出500艘艦隊的宏大目標,以維持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力優勢,有效嚇阻中國的擴張野心。在新年度的國防預算中,海軍確實增加100億美元,添購9艘軍艦,但同時要除役24艘軍艦,在未來5年節省36億美元的維護費。目前美中軍艦數目比爲298:350,到了2030年將擴大爲364:450,也證明了美中軍力差距更逐漸縮小的趨勢。
蔡政府束手無策
雖然預算、軍艦數量與實際戰力並不必然成正比,但仍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如因俄烏戰爭,美國必須繼續維持「杜魯門」航空母艦戰鬥羣在地中海、第82空降師進駐波蘭,無形中削弱了在其他地區的戰力。任何有效威懾必須有軍事能量及戰鬥力爲後盾,更需明確的政策與目標指引,美國國防預算受限及俄烏戰爭凸顯了美國對臺的安全承諾更趨模糊、隱晦,以及美國是否有足夠的政治意志與實力干預中共的軍事行動。
五角大廈資深官員對美國力量充滿新信心,認爲俄羅斯在烏克蘭遭逢重大挫敗及不敢攻打北約(NATO)國家就是美國「整合威懾」戰略的成功例證。或許美國的外交攻勢、激烈經濟制裁、策畫提供烏克蘭軍備、情報與網路資訊發揮功效,但拜登政府拒絕出兵防衛烏克蘭,必然損害美國的威信,烏克蘭在戰場上的勝利也不能一筆勾消烏克蘭經歷的悲劇。
美國一再重申對臺灣安全的承諾,將依法防衛臺灣的安全,但美國軍方將領、官員及學者專家現在顯然更關注於臺灣如何仿效烏克蘭加強自我防衛,美國對臺灣是否採取「戰略清晰」儼然成爲次要問題。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帕帕羅日前表示,若臺海爆發戰爭,臺灣必須把自己變成難以鎖定的動態軍隊,必要情況下要能出動整體社會一起加入防禦作戰。臺灣問題專家葛來儀則表示,俄烏戰爭給臺灣的啓示在於「人民參與戰鬥的能力」,及要有一支「由平民組成的領土防衛勢力」,能拿起步槍並有所作爲。
由於深信美國的安全保證,或是坐享兩岸關係穩定時期的「和平紅利」,多年來臺灣國防預算都低於GDP的2%,人民無須擔憂國家安全;如今增加國防預算、延長兵役期、強化後備軍人教育召集成爲全民必須承擔的共同責任,除此之外,民進黨政府似乎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