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 誠實面對臺海危機 整頓國安團隊

中時社論

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引發臺海動盪,餘波盪漾未止,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訂14日審議《臺灣政策法案》,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深感不安,公開警告「部分條文令人擔憂」,我外交部卻把它標示爲「旗艦型挺臺法案」繼續鼓譟。外交部對迫在眉睫的危機不是渾然不覺,就是視而不見,無論哪一個,都是真正的國安危機。

挺臺法案 恐顛覆戰略模糊

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孟南德茲6月間在外委會提出「支持臺灣安全及其自決權、及其他目的」法案,簡稱《臺灣政策法案》。這項法案如能通過,美臺關係將獲致突破性的進展,但可能顛覆50年來臺海和平的重要基礎:一中政策及戰略模糊,可能再度引發大陸最激烈的反應。

《臺灣政策法案》大幅改變臺美關係:「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爲「臺灣代表處」、定位臺灣爲「主要非北約盟國」、取消國務院以及所有聯邦機構人員與臺灣政府對口單位人員接觸的限制、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任命須經參議院同意,並授予「大使頭銜」;廢止限制臺灣官員展現中華民國主權標誌的規定,其中包括中華民國(臺灣)國旗及軍事單位的標誌與徽章。

關於安全部分,將《臺灣關係法》對臺出售「防禦性質武器」的規定,擴大爲「有助於威懾人民解放軍侵略行爲的武器」;刪除「維持足夠自衛能力」,加入「阻絕與威懾人民解放軍脅迫或侵略行爲」、建立「臺灣安全援助倡議」條文,授權政府提供臺灣軍援與外國軍事融資計劃,加速臺灣國防力量現代化,以威懾或擊敗大陸入侵臺灣。

美中關係惡化的最根本原因在於,大陸認定美國虛化、掏空「一中政策」,《臺灣政策法案》等同「事實承認」臺灣爲主權國家,偏離1972年《上海公報》、1979年《中美建交公報》及《817公報》的精神與文字更遠。美國學術界近年來熱烈辯論美國處理臺灣問題的策略,哈佛教授佈德瑞克及華特在《外交事務》季刊發表〈如何建立更佳秩序〉專文指出,美國應持續維持《上海公報》以來的刻意模糊政策;也有人主張迴歸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舊常態」,而非目前走向軍事對抗的「新常態」;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更針對《臺灣政策法案》警告,條文雖然具有高度象徵意義,但可能會有反作用,反而加速引爆原本要嚇阻的中共軍事行動。

審慎行事 符合美中臺利益

換言之,既有的「美中三公報」、《臺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爲指引的一中政策,已足以因應、處理臺灣問題,蘇利文公開質疑《臺灣政策法案》的部分條文,他的潛臺詞是,《臺灣政策法案》的必要性與實際效應需要深思熟慮,國會若一意孤行,將在緊繃的臺海又火上加油。

美國行政、立法部門相互制衡,立法程序一貫冗長,加上當前美國內政與地緣政治的複雜因素,《臺灣政策法案》前途其實充滿變數,要在這個會期,特別是11月期中選舉前完成審議困難重重。拜登政府優先選項是透過溝通、遊說,大幅修正、淡化法案內容,最好能撤銷提案於無形。只是弱勢的拜登總統想扭轉自主性極高、各有政治利益的國會議員絕非易事,拜登無法勸阻裴洛西訪臺就是最佳例證。

臺灣對美國國會立法沒有置喙餘地,只能希望美國立法與行政部門能審慎行事,應通過真正符合美中臺三邊共同利益、有助於臺海安全的法案。1995年柯林頓總統屈服於美國國會及輿論壓力,同意當時的李登輝總統回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說,導致第三次臺海危機;不久前裴洛西訪臺給了大陸戰略東擴,到臺灣東方海域實彈演習、讓飛彈飛越臺北上空的理由,前車之鑑這麼快就忘了嗎?

另一方面,蔡政府對美國國會議員的遊說工作應知所節制,尤其要避免介入美國政黨競爭。蔡政府國安團隊對美國過度依賴,對軍事戰略、中共研究、地緣政治等領域專業不足,決策的脆弱性暴露無遺,如何強化國安團隊,應是蔡總統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