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喪失兩岸話語權 國民黨難翻身

中國時報社論

國民黨在孫中山先生創立興中會130年之際舉行全代會,彰顯緬懷總理、回顧奮鬥歷史以及策勵未來的情懷,意義非比尋常。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致詞中強調,1894年11月24日,國民黨總理、國父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創建興中會,130年來,國民黨歷經革命,推翻專制,北伐抗戰;並在先總統蔣公的領導下保衛臺灣,蔣經國全力建設臺灣,創造臺灣經濟奇蹟,同時開啓民主的轉型。李登輝時代全力推展民主,讓臺灣成爲世界的民主奇蹟。這段歷史敘事僅論及光彩面,而不及於屈辱與悲痛的一面。

敢言統一 放眼全中國

就目前而言,國民黨首度失去政權超過8年,重回執政遙不可期,而臺灣的獨立勢力益趨壯大,國民黨應對無力,逐漸失去兩岸關係的主導權與發言權。國民黨處境確實艱難,黨內及各界檢討聲浪很大,各執一詞,殊無定論。

其中還有截然對立的兩極主張。有一方認爲國民黨過度親中,缺乏本土性,被認爲不愛臺灣,所以愈來愈多民衆將希望寄託於民進黨身上。另一方則認爲國民黨失去中華民族情懷,放棄中國統一的志業,愈來愈向民進黨的主張靠攏,因而失去存在的價值。這兩種看法大異其趣,莫衷一是。

但可以確定的是,國民黨的格局愈來愈小,已經不再放眼全中國的發展前景,甚至眼光完全侷限在選票的經營上,至於兩岸政策的主張與論述,則愈來愈民進黨化,既無引導兩岸關係邁進康莊大道的思維,甚至呈現拿香跟拜的窘態。

國民黨是中國革命建國的先驅,曾在中原大地上馳騁奔進,退守臺灣之後格局日益縮小,其後被民進黨兩度輪替執政之後,更是信心蕩然,不再關懷中華民族的全局發展,甚至聞中國而驚惶,連臺灣人就是中國人的身分認同都不敢大聲說出。臺灣的身分屬性與國家認同被民進黨劫奪發言權久矣,國民黨不願與其對抗,致使發言權日益失落;愈是失落愈是聲量變小,於是形成輪迴圈,在惡性循環中淪喪主導力量。

現在的國民黨在兩岸關係的主張上跟民進黨的區隔變得很小,除了仍然反對臺獨之外,幾乎沒有可供辨識的論述與主張。相反的,民進黨走上在現狀下獨立的道路,名稱不再堅持爲臺灣,中華民國臺灣乃至中華民國都是可以接受的國名。爲了減少臺獨的阻力,賴清德總統大聲呼叫中華民國,自稱承續中國國民黨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賢志業,爲民主共和的理想奮鬥。許多國民黨員聞之色安,以爲民進黨政府可以成爲國民黨的志業延續者,致使國民黨的歷史地位和現實價值趨於崩解。於是乎,在兩岸關係上,國民黨連發揮穩定作用的價值也益趨淡化。

追求民主 不侷限臺灣

國民黨如今怯於言及中國,更不敢暢言和平統一大業,對於關係兩岸發展大局的和平協議,國民黨過去十年來已經拋諸腦後。馬英九執政時代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雖未遺棄,但由於其中牽涉一箇中國的認定,現在也很少提及。國民黨只緊抱《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根據黨章、黨綱,支持主張兩岸交流對話。這是遠遠不夠的。

遙想第一次政黨輪替之後,國民黨主席連戰展開破冰之旅,開啓兩岸新的一頁;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期,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反對臺獨的基礎上開展兩岸交流對話,創造和平的臺海與緊密關係的兩岸。如今的國民黨卻退縮到臺灣本土認同的小格局中,日漸成爲民進黨的同類,寧非其器小哉?

這次黨代表大會在提案階段,黨代表劉旭明等78名黨員連署提案,痛陳國民黨多年來不敢對國人講「統一」兩個字,反問「講統一很難嗎?」他們認爲,追求民主、實踐國家統一,是中華民國的建國理想,也是避免兩岸戰爭、確保世界和平應該走的方向。不同於民進黨用民主把自己侷限在臺灣,國民黨追求的民主是全中國14億人的民主,所以國民黨所追求的民主宏觀性與理想性遠遠大於民進黨,國民黨要努力讓臺灣同胞知道這個差別。

這套言論值得國民黨深切檢討,須知,唯有效法先賢的恢宏器識,回到中華民族復興與中國和平統一的大道上,國民黨才能恢復生機,煥發鬥志,再成爲主導兩岸關係與融合發展的建設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