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因應解放軍演習 亟應調整戰略

中國時報社論

大陸去年8月對臺飛彈試射與今年4月「聯合利劍」兩場軍演,代表解放軍海空軍實力躍升,臺灣戰略空間遭到擠壓,不但「海峽中線」默契消失,東部也面臨大陸飛彈與航母打擊羣威脅,戰略態勢已全然改觀,正如國防部長邱國正所說,臺灣已無前方後方,處處是戰場。傳統「遠程制壓、源頭打擊、決戰境外」的戰略構想亟需重新檢討、調整,才能爲臺澎防衛作戰爭取最大、最有利的戰略預警縱深。

臺灣已無前方後方

以往臺澎防衛作戰構想,以「灘岸決戰」概念爲主軸,運用陸上火力優勢,對正搶灘登陸尚未發揮戰力的共軍實施毀滅性打擊,殲滅敵人於灘頭,但軍事科技不斷演進,這種應敵模式已消極且過時。近代武器精準度大幅提升,破壞力、殺傷力巨大,共軍大可在展開登陸作戰之前,先以火箭炮實施面的打擊,並以各式彈道飛彈、對地巡弋飛彈實施重點摧毀,將臺灣雷達觀通系統、防空飛彈陣地、機場設施、作戰指揮中心、軍港等重要軍事目標運用火力摧毀,使國軍戰力殘破,無法在岸際灘頭髮揮火力優勢,創造有利於解放軍垂直上陸,進行三棲登島作戰的條件。

臺灣四周環海又多山脈丘陵,陸地縱深極爲短淺,高度城市化使人口集中,戰時難民安置困難、基礎設施容易遭到破壞,而能源完全仰賴進口,海上交通線一旦被封鎖切斷,電力供應很快會出問題,民生經濟難以爲繼。臺灣長期和平,人民普遍厭戰,兩岸經濟來往熱絡,企業界期待兩岸和平發展?,這些政治問題都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政府光喊備戰口號,作宣示性宣傳與行動,對提升人民的戰爭承受度不會有實質幫助。

由近年中共不斷推陳出新的各種武器裝備觀察,兩岸軍力差距日漸懸殊,4年期的「國防總檢討」(QDR),將臺澎防衛作戰的軍事戰略定爲「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但務實而言國軍「跨海作戰」能力極爲有限,後來以「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作爲整體防衛作戰構想,但此構想將戰爭的火線設定在臺灣本島,這是屬於消極的用兵心態,並沒有真正要將戰場移出臺灣的積極用兵思維。

戰略戰術易守爲攻

解放軍正在福建大量部署「衛士2C」系列多管火箭系統,這型系統射程350公里,造價低廉,以數量優勢及火力涵蓋對臺實施縱深打擊,幾乎涵蓋臺灣西部各重要軍事要塞,若再加上各式戰轟機、戰術巡弋飛彈、對地導彈、艦射飛彈等火力齊發,國軍戰力尚未發揮便被摧毀大半,後續將喪失戰場主動權。

爲求臺澎防衛作戰勝利,國軍必須做好兩件事,首先須具備承受解放軍第一擊的韌力,避免在第一時間造成大量傷亡,爭取最大戰略迴旋的時間與空間。其次,必須建立強大的源頭摧毀力量,在共軍第一擊後極短時間便能實施源頭打擊,針對威脅我方的共軍飛彈陣地、無人機基地、機場、火箭炮陣地等實施遠程制壓,畢竟「以攻代守」纔是最佳用兵之道。

長期以來臺灣人民欠缺危機意識,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認知亦不足,加上近幾年政客不時操弄民粹,不尊重軍事專業、高階將領用人派系化,玩弄軍權卻沒有軍事改革的決心,西方國家媒體對國軍戰力評估多屬負面。凡此種種導致國人憂患意識淡薄、年輕人對國軍充滿偏見與疏離,從軍報國熱情欠缺,軍隊招募每下愈況,部隊編現比例嚴重不足、軍隊紀律及士氣偏低等,亦經常引起外國媒體關注及評論。另一急務則是加強心防,因爲「有心防始有國防」,無心防則買再多武器裝備也是枉然,無法發揮實質戰力。

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擊對手以政略爲上,其次是戰略,再次纔是戰術;國安單位尤應着眼於政略與戰略,國防單位才能據以專精於戰略、戰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舉凡軍務則必須謹慎爲之,減少跑龍套的作秀心態,摒除表面功夫的形式主義,少誇大多備戰,務實面對建軍大計,精實訓練,進一步凝聚全民共識,纔是當前備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