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 真正的護國神山在故宮

中時社論

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後,共軍舉行「封島」演習,對臺灣造成非常大的威脅。而此前CNN即報導,世界知名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在7月底也剛舉行遷臺以來的首次「戰爭演習」,主要訓練館方180名人員進行各項模擬演練,包括物件遭敵方掠奪或安全設施遭毀損時,如何向軍警求援。

戰時最佳策略在原地

共軍演習也造成各種傳聞甚囂塵上,坊間傳出故宮有意在戰爭發生時,在館藏70萬件藏品中,挑選9萬件轉移至美國、日本以尋求保護。雖然故宮副院長黃永泰嚴正駁斥絕無此事,表示沒有提出移置方案。但如何因應戰爭危機,安置故宮國寶,避免戰火中遭受劫掠,再度成爲國人關切的焦點。

事實上,戰火對古蹟文物的破壞真的是非常嚴重。坐落在阿富汗巴米揚穀內山崖上兩尊建於6世紀的立佛像,2001年被塔利班炸燬。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克,把博物館炸燬,裡面的幾千年古文物有的被焚燬,大部分被士兵和戰爭販子劫掠一空,那浩劫是人類文明無可彌補的損失。

故宮文物是在對日抗戰一開始就準備南遷。1萬6千多箱文物透過火車、汽車等各種途徑,無數人沿途護持,千辛萬苦,歷經幾度日軍空襲,才逐步安抵四川山城之中。故宮歷史記載着,這過程中,國寶文物曾突然向下滑坡,人員緊急衝下去搶救,此時,一陣炮彈落在剛剛立腳的地方。他們總說,是國寶有靈,救了人命。保藏在山中的國寶,抗戰後回到南京。

1948年因國民政府大敗,12月22日開始遷往臺灣。到臺灣之後,因戰爭動盪,先存楊梅,後因溼氣太重,再轉檯中糖廠;又因糖廠靠近火車站,怕空襲轟炸焚燬,再遷到霧峰九九峰山的北溝山洞中;又因北溝太遠,不利海內外參觀,於是規畫外雙溪的故宮。

可以想見,舉凡前面所擔憂的各種問題,包括火災、水災、地震等天災,或者炮彈、轟炸等人禍,大概現在的故宮都考慮過了。因此它是建立在陽明山的巖盤之下,其厚度與堅固程度,是足以應付外在攻擊的。

也就是說,當戰爭發生,外部傷害不至於傷及國寶文物,要演習的是如何將外面展示的國寶移入山洞中保護起來。至於移到外面去保存,那是更大的危險。因一旦想轉移,國寶外露,更可能招來外面的攻擊。設想共軍如果封島,國寶外移,不是正好送上去當俘虜嗎?國際盜匪不會來搶嗎?

象徵着中華文化正統

這不是在嚇人,而是一種現實。以現在國際拍賣行情來說,一幅米芾的畫2013年的拍賣價是3000萬美元,現在預估要5000萬美元,也就是15億臺幣一張畫,而故宮收藏有71張米芾的畫,價值約在1000億臺幣。僅僅米芾即如此,何況還有其他幾十萬件無價之寶,想轉移至國外有多危險呢?

最嚴重者,民間一旦傳說國寶外移,一定聯想這政府已是準備落跑的流亡政權,誰還有心打仗?誰還有心捍衛臺灣?講白了,一旦政府宣告國寶戰時處置是移往美日,就等於宣告臺灣一旦面臨戰爭,即是落跑流亡,軍隊會有士氣嗎?准此以觀,故宮的戰時疏散根本不能有外移的打算。最安全且對臺灣最好的,仍是好好保住故宮。世界所有學者都公認,只要故宮在臺灣一天,中共就不可能用核彈來攻擊,因爲毀壞華夏國寶是不能被歷史原諒的罪人。

是的,恰恰是這些民進黨想去之而後快的中華文化瑰寶在保護着臺灣,在護衛着臺灣安全。它不僅在文化傳承上具有教育意義,它更是臺灣保有中華文化正統地位的象徵,而不至於成爲南島文化的跳島,或者是閩南文化的臺灣分支。它纔是臺灣真正的護國神山。

考慮故宮戰時的應對策略,當政者最好先看看世界是如何看待故宮,有文化觀、有世界觀,有全局的觀照、有總體的戰略,才能好好處理。否則,故宮處理不好,就是流亡政權的先聲,打擊民心士氣,未戰先輸,與直接投降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