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多元教學 學生出路不悲觀

許多大學中文系近年在教學上進行大變革,除教導學生傳統中文領域的知識,還因強化他們數位應用的能力,可當網路編輯、拍影片或紀錄片,未來出路很廣。圖爲2020年4月15日,臺大中文系個人申請入學甄試,許多學子在家人陪同下等待應試。(本報資料照片)

大學中文系畢業生的前途不悲觀!據瞭解,許多大學中文系近年在教學上進行大變革,除了教導學生傳統中文領域的知識,還因應數位發展,要學生用ChatGPT來輔助學習,並強化他們數位應用的能力,可當網路編輯、拍影片或紀錄片,未來出路很廣。

臺師大國文系教授徐國能說,相較於商管、法政學系,文史學系顯得弱勢,加上學生畢業後不容易找到工作,因此在招生上就會被排擠。不過,他認爲,在少子化下,現在招生受影響比較嚴重的是私立大學的文史學系,像臺師大國文系每年幾乎都滿招,狀況還不錯。

徐國能對國內大學中文系的發展並不悲觀,因爲他發現仍有一羣學生對於人文學科充滿興趣,而因應數位時代,各大學中文系也在教學上不斷的做出調整,將傳統和現代結合,學生可以學到更多元的能力。

徐國能說,臺師大國文系近來開課「文學創作學程」,教導如何編劇及參與電視劇、舞臺劇製作,並學習拍攝紀錄片,學生興趣都很高。此外,現在需要很多網路小編,中文系教導學生會寫文章,若在教學上進一步培養他們拍照、編輯及數位能力,他們在職場上就很有競爭力。

暨南大學校長武東星表示,暨大中文系除教導學生傳統的文字、聲韻、訓詁等內容,並設有產業共構專班,將出版、補教、影音等業師引進來,如果學生有意願,可以選擇業界實習或是實作專題,以培養多元能力。

武東星說,暨大中文系電腦教室,提供必要的數位軟體,讓學生學習製作繪本或編輯。同時鼓勵中文系的學生跨域學習,譬如他們去修資工系的課,這樣的學生寫出來的軟體一定跟資工系學生很不一樣。他表示,今年暨南大學中文系的註冊率幾乎是100%,他相信畢業生要找到適合的工作不難。

輔大、東海大學中文系今年都滿招,淡江中文系今年招生60人,缺額只有1人,實際報到56人、註冊率93%。東海大學表示,爲順應AI教學熱潮,中文系在大一課程提出以AI爲主軸的創新教學班,跳脫傳統框架,鼓勵大學生利用ChatGPT技術,讓文學教育進入全新境界,很受學生歡迎。

靜宜大學則表示,中文系近年積極轉型與業界及在地特色接軌,並輔以現代所需科技,朝文創、數位人文及科技等專才發展,目前招生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