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醫院缺輸液 食藥署:農曆年前物流量大 導致延遲

目前缺藥平臺通報缺輸液的多爲中小型醫院。本報資料照片

經歷大半年輸液荒,衛福部食藥署今邀集相關醫、藥學相關團體直接跟業者溝通交流,也感謝臨牀藥學和國內增產廠商的協助,並重申目前會叫不到貨,主要和農曆年前物流量大,以及廠商原物料到貨延遲等有關,庫存量能供應到農曆年後,未來將回歸市場正常機制,目前缺藥平臺通報多數爲中小型醫院。

食藥署今天舉行「輸注液供應宣導會議」,邀集各層級醫院協會代表、醫事職類相關團體、民團與藥廠等。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因爲臨牀藥學會承接食藥署委辦計劃,一整年都在處理缺藥的調度、評估、分析,國內的合格廠商,在輸液出現缺口時幫了很多忙,同時也讓相關醫、藥學相關團體直接跟業者溝通交流。

針對永豐恢復生產的狀況,王德原說,去年覈准恢復供應沖洗和注射用生理食鹽水,後續一定是慢慢逐步恢復產量,恢復的量優先提供給合約客戶,在之前這段時間,合格國產廠商也有自己的合約客戶,就繼續維持供應,還有一部分是永豐的客戶,但沒有籤合約的,就不會列爲主要恢復供應的部分,這一塊就是食藥署要去協調的。

永豐先前市佔率高,對於是否有避免獨大的規畫,王德原表示,去年國內7家廠商不斷努力,增加人力、產線與生產班次,其實已經把產量提升快要1倍;永豐的部分,目前採取逐品項缺失改善完畢後向食藥署申請,因爲當初是20個品項的製造許可全數不得展延,如果照過去全數改善完畢才恢復生產,會來不及因應市場需求。

針對臨牀端這段時間叫不到貨,但食藥署都說沒缺,王德原表示,過年前醫院的藥品備貨量都會增加,但物流其實非常忙碌,加上一部分國產廠商的輸液原物料延遲到貨,影響到後續的排程,導致醫院下單時間跟過去有落差,可能原本3天可以到貨,現在需要1周,食藥署已開始協調,不行的話就用專案調度,所以數量是夠的。

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說,代表出席的人員回報內容提到,食藥署有說明目前的量可以供應到2月底,希望醫院不要囤貨,但像他所在的醫院,還是有500、1000毫升的生理食鹽水等未到貨,且永豐預計在2、3月恢復先前停產的產線,雖說到2月沒問題,不過各醫院狀況還是不同,且產品一定要經食藥署檢驗才能放行。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專案進口到去年的10月就已經結束,由於進口的國家多,導致種類、規格也多,醫院在使用上較複雜,主管單位要求醫療院所儘快把這些消化完,但今天又公告有庫存可供應到農曆年底,「但也沒有人知道他的庫存有多少」,認爲庫存還是要透明。

黃金舜點出,食藥署和健保署不應各做各的,食藥署的職責是監督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健保署則負責覈價,以生理鹽水500毫升覈價25元來看,還要再跟醫院議價又拿7元,廠商實際上只能拿到18元,現在疫情結束以後,原物料、人力費用都上漲,加上後續永豐恢復後,是否又會重回獨大狀況,也都會有影響,廠商當然會考量自己是否有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