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降速」:昔日「對公之王」博弈零售金融

截至12月1日收盤,招行市值爲7127.13億元,興業銀行爲3035.12億元,中信銀行爲2673.59億元,暫居股份行第三,與興業銀行只差361.53億元。

©️懂財帝出品 · 作者|嘉逸

中信銀行、招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四家股份行在同一時期創立,但如今在資本市場上,卻有着不同的命運。

2022年至今,招行、平安、興業的股價震盪下挫,分別累計下跌了(前復權)37.82%、39.51%、13.29%,領跌股份行。而中信銀行則逆市走強,股價已累計上漲36.84%。

不過,其仍未實現董事長方合英此前制定的目標——“三年內(2024年)進入股份制銀行前二”。

截至12月1日收盤,招行市值爲7127.13億元,興業銀行爲3035.12億元,中信銀行爲2673.59億元,暫居股份行第三,與興業銀行只差361.53億元。

財務數據方面,2023Q3,中信銀行總資產爲8.922萬億元,前三季度營收爲1562.28億元,歸屬淨利潤爲514.33億元,儘管與招行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與興業銀行已相差不遠。

昔日的“對公之王”中信銀行雄心壯志,繼續謀求着行業地位的遷躍,其正加速轉型:從重資產、低估值的對公業務,轉向特色的、輕資產、高估值的“零售金融+金融市場+對公”業務模式。

01 | 「中庸」的淨息差

事實上,中信銀行市值年內曾一度超越興業銀行,躍居股份行第二位。但很快,其股價便迅速回調,行業座次亦再次調轉。截至目前,中信銀行股價爲5.46元,較年內高點(7.94元)已累計回調31.23%。

股價衝高回落,一方面是因爲“中特估”炒作情緒的衰減,而更核心的原因在於基本面的變化:銀行業淨息差下降的大背景下,中信銀行增速趨緩。

財報數據顯示,中信銀行的淨息差在股份行中處於中游水平。2020-2022年、2023年9月末,分別爲2.26%、2.05%、1.97%、1.82%,累計下降了44個BP,降幅明顯超過招行、平安、興業。

這導致,儘管同時期,中信銀行的資產規模增長了1.4萬億,但其淨利息收入仍然原地踏步,2022年較2020年僅增長了1.32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中信銀行淨息差下降3個BP,淨利息收入亦同比下滑1.9%,爲1092.39億元。

而淨利息收入一直是商業銀行最重要的營收支柱,即便是“零售之王”招行,佔比也超過60%,中信銀行、平安銀行的佔比更是高達70%左右。

受此影響,中信銀行業績持續承壓。2022Q1,營收增速開始進入下行區間。2022Q4,已連續六個季度實現雙位數增長的歸屬淨利潤的增速下滑到了個位數。

2023年,銀行壓力進一步加重。中信銀行營業收入在Q1、Q3都出現了負增長,前三季度,其營收同比下滑了2.62%,歸屬淨利潤增長9.19%,增速亦不及去年同期。

淨息差是商業銀行最核心的收入來源之一。中信銀行的淨息差爲何相對“中庸”?

再深度拆解資產負債表,生息資產中最大規模的貸款及墊款,中信銀行收益率爲4.66%,高於招行30個BP,高於興業3個BP,並不算低。

投資資產規模一般僅次於貸款及墊款,但中信銀行的投資收益率僅爲3.07%,遠低於招行的3.25%和興業的3.56%。

因此整體來看,中信銀行生息資產收益率爲4.02%,比招行高19個BP,和興業基本在同一水平。

真正的差距其實在負債端。中信銀行存款成本爲2.14%,略低於平安和興業,但大幅高於“零售之王”招行的1.61%,差距達到53個BP。

綜合來看,招行超低的存款成本,尤其是規模龐大且低成本的活期存款,令股份行同業望塵莫及,平安銀行憑藉資產端的強收益能力,構築了淨息差優勢。

而曾經的“對公之王”中信和“同業之王”興業轉型零售金融仍在途中,在低利率週期下,其貸款及墊款收益率不斷被壓縮,同時又不得不提高成本攬儲,最終淨息差被迫承壓。

02 | 「博弈」零售金融

經過數年的去槓桿週期,重資產、規模驅動的經營模式早已不受資本市場待見,輕資產、質量驅動的零售金融業務,成爲了銀行業的估值溢價來源。

爲了由“重”轉“輕”以及提升市值,中信銀行喊出“零售第一戰略”,並於2021年提出“新零售”概念,力爭“兩到三年內實現零售板塊收入佔比超50%”。

基於財報,2022年、2023H1,中信銀行零售轉型確實有所成效,零售業務利潤佔總利潤比重提升了2.8個百分點,爲26.5%。零售業務佔總營收比提升了1.3個百分點,達到41.4%,但還未達到佔比50%的戰略目標。

零售轉型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規模,MAU就是北極星指標。截至2023Q3末,中信銀行零售客戶數爲1.34億,較2020年增長了2.3億,規模已高於平安和興業,僅次於招行。

但其零售客戶的數字化轉型明顯遲緩。中信銀行尚未披露APP註冊用戶規模,其手機銀行MAU爲1589.5萬,動卡空間APP MAU爲1861.36萬,合計爲3450.86萬,略高於興業銀行,但大幅落後於平安銀行,與招行(兩大APP合計MAU 1.11億)更是不在一個數量級。

零售轉型向深,要實現從規模到質量的跨越,即從MAU到AUM。

2023H1,中信銀行零售存款總額爲1.45萬億,規模高於平安和興業,但其佔比僅爲26.2%。

這是因爲中信和平安、興業一樣,零售存款中的絕大部分都是成本較高的定期存款,其成本分別爲2.9%、2.95%、3.15%,而招行零售存款中的60%都是成本極低的活期存款,成本僅爲0.43%。

因此,對於中信等銀行而言,零售存款佔比或許並不是越高越好,如零售定期存款規模持續增長,勢必會擠壓淨息差。

但零售AUM和非存款零售AUM,卻是一項重要的衡量指標,尤其是非存款AUM直接關係到銀行中收。

截至今年9月末,中信銀行零售AUM規模爲4.18萬億,高於平安銀行和興業銀行。不過,其人均零售AUM爲3.119萬,是最低的。另外,中信銀行非存款AUM爲2.7萬億,低於平安銀行,與興業銀行的差距爲0.334萬億,小於零售AUM的差距。

這意味着中信銀行的中間收入,即財富管理業務還相對較弱,上文提到的淨息差佔比過高亦是印證。

再來看信用卡業務,它是零售金融業務的一塊重要拼圖,一直被視爲中信銀行零售轉型的“尖刀兵”。

2023H1,中信銀行髮卡量爲1.107億張,穩居股份行第一位,但其信用卡貸款餘額僅爲5189.13億元,甚至低於平安銀行,其信用卡收入也低於招行。

不過,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抵禦風險的能力尚可。上半年,宏觀經濟和國內消費承壓,其交易量僅同比下滑2.03%,不良率爲2.02%,較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相對穩健。

總的來看,中信銀行零售業務的規模正在向第一梯隊靠攏,但發展質量仍需進一步提升。

03 | 不良風險「待解」

2019-2021年初,銀行股等A股“核心資產”曾迎來一波上漲潮。彼時,招行、平安銀行漲了接近2倍,興業銀行也漲了1.4倍,但中信銀行的股價卻一直低迷震盪。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信銀行的“歷史包袱”當時尚未完全出清。

而此後,中信銀行“刮骨療毒”。到2022年業績說明會上,時任行長方合英宣佈,中信銀行不良率爲1.27%,下降0.12個百分點,“歷史包袱已經出清,從此可以輕裝上陣。”

然而,2023年,不良風險驟起,房地產行業首當其衝。

2023H1,中信銀行前十大對公貸款客戶中就有四家房地產企業,其對公房地產貸款不良率較2022年末大幅上升了2.21個百分點,招行也上升了1.44個百分點。

同時期,中信銀行的對公貸款不良率顯著高於招行、平安、興業,其個人貸款不良率較去年末亦上升了0.05個百分點,至1.08%。

如果要處置不良資產,又勢必要動用核心資本,而中信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長期偏低。

中信銀行在我國系統性重要銀行中位於第二組,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至少要達到8%。截至2023年9月末,中信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爲8.81%,雖然高於監管要求,但低於招行、興業、平安等同業。

對此,中信銀行在去年就披露了配股方案,擬募資不超過400億元。若配售完成,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將均提升0.63個百分點。

按照最新的數據計算,屆時中信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將達到9.44%,與興業銀行接近,但仍低於銀行業平均水平(10.36%)。並且,該配股方案還處於審覈階段,尚未落地。

當然,不良風險激增和核心資本承壓都是銀行業當前的共性問題。只不過,對於股價回調、管理層變動,同時又謀求零售轉型和“逆襲上位”的中信銀行而言,解題破局就顯得更加重要。

說明:數據源於公開披露,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