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匈經貿合作日益拓展

近年來,在兩國領導人戰略引領下,雙方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匈牙利“向東開放”戰略深度對接,中匈各領域務實合作結出累累碩果。匈牙利現在已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投資的第一目的地,2023年中國再次成爲匈牙利最大的外商投資國和在歐盟外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帶來更廣闊的合作新機遇,爲匈牙利經濟發展帶來了新希望、增添了新動能。

中國的“新三樣”促進了匈牙利經濟發展。2017年首列從西安抵達布達佩斯的中歐班列,運載的貨物主要是浙江義烏的小商品,而現在中歐班列運載的多是中國出口的電動汽車配件、鋰電池生產材料、太陽能光伏面板“新三樣”。

推動光伏發電是助力匈牙利實現能源多元化的重要舉措。2023年6月,匈牙利最大的單個光伏電站正式併網上線。該項目位於匈東北部,在第二大城市米什科爾茨和德布勒森市之間,由匈本地光伏項目開發商開發建設,由中國企業提供光伏組件,年發電量爲372吉瓦時,可滿足擁有20萬人口的德布勒森市半年的能源消耗。按照匈牙利光伏電站的發展趨勢,原計劃2030年達到6000兆瓦的光伏裝機目標將提前到今年實現,而預計2030年新的清潔能源目標將較原目標翻一番。

電動汽車以及鋰電池則直接助力匈牙利產業升級。傳統汽車零配件生產和組裝一直是匈牙利的支柱產業,奔馳、寶馬和奧迪都在匈牙利設有生產製造基地。隨着汽車產業政策主動向新能源汽車調整步伐加快,匈牙利有望成爲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國。目前全球十大動力電池生產商已有6家落地匈牙利,其中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和欣旺達這四家組成的中國“電池天團”。

2020年以來,在動力電池的生態鏈上,不少中國企業相繼落地匈牙利,一個個“單點”相互交織、橫向連接,形成了豐富和穩固的供應鏈網絡。分別於2020年和2023年在匈建廠的恩捷和華友鈷業都是生產動力電池的材料商,寧德時代在匈投資建廠則構建起主流鋰電池生產企業的完整供應鏈,能夠實現企業間的優勢資源整合。圍繞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欣旺達,以及恩捷和華友鈷業這些龍頭企業形成的“骨幹樹”,“生長”出衆多上下游材料供應和銷售的小企業的“枝幹”,匈牙利形成了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生態網絡。聯“點”成“網”,更是讓中匈合作空間變得寬廣。

匈牙利是首個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爲雙方合作持續升級的重要抓手。物流合作的深度發展,大大節省了中國商品到達歐洲消費者手中的時間。由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區在建的瓦茨電商智能倉項目,應用最新的機器人及後臺倉儲無人化技術,今年9月正式投產後,將成爲中東歐最大最先進的智能倉儲項目。物流運輸業的電動化、智能化對“舊”的生產性服務業進行賦能,讓匈牙利物流業模式、業態以及關聯企業發生了徹底改變。可以說,中匈在物流業合作上,通過數字賦能實現了從“舊”到“新”的裂變。

比亞迪在匈牙利的發展則凸顯了“集羣效應”給地區經濟帶來的繁榮。2023年12月,比亞迪宣佈在匈牙利賽格德市建設新能源乘用車生產基地,成爲首個在歐盟地區建設乘用車工廠的中國汽車企業。匈牙利當地媒體以“賽格德的鉅額投資,比亞迪電動汽車工廠將爲該地區帶來什麼”爲題進行報道。該報道認爲,整個賽格德地區就此開始火熱,鉅額投資將帶來數以千計的就業崗位和經濟繁榮,這將喚醒蒂薩河畔這座已經沉睡長達10年的城市。該報道還提到,專門進行了一項民調,顯示“98%的賽格德人聽說過這項投資,85%的賽格德人會強烈支持這項投資。”

“中國風險論”和“中國產能過剩論”在當地主流觀點面前不值一駁。匈牙利匈中經濟商會主席派特·艾爾諾說,“匈中合作是成功故事,是讓匈牙利受益的故事”。

中匈合作項目產生的“集羣效應”給一個又一個行業、一座又一座城市帶來繁榮。按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長西雅爾多的說法,“匈牙利切實從匈中合作中受益,新一輪合作將創造約25000個新就業機會,代表着高技術標準,併爲匈牙利家庭提供有保障的生活”。西雅爾多表示,與中國的合作不是威脅和風險,而是巨大的機遇,是將匈牙利經濟增長推向更高水平的巨大機遇。中國經濟增長不僅有利於中國,也有利於匈牙利,“中國經濟越來越好,匈牙利經濟也會變得更好”。

在兩國領導人親自關心和戰略引領下,中匈務實合作蓬勃發展,在旅遊、農業、科技、清潔能源等領域的合作不斷造福兩國民衆。今年是中匈建交75週年,相信中匈兩國領導人的會晤將推動雙邊關係邁上新臺階,爲兩國發展創造新機遇,中匈務實合作必將迎來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翟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