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問答︱如何解讀近日財政部新聞發佈會的內涵及影響
來源:@經濟觀察報微博
王慶/文 Q:請問重陽投資,如何解讀近日財政部新聞發佈會的內涵及影響?
A:10月12日,財政部召開新聞發佈會, 在加快落實已確定政策的基礎上,圍繞穩增長、擴內需、化風險,推出四個方面的增量政策,聚焦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置換、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大行核心一級資本、運用專項債等財政工具收儲以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大對學生羣體的獎優助困力度等,推動宏觀經濟企穩向好。
我們對發佈會的感受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財政政策出現方向性的轉變。財政部對政策表態積極堅定,針對財政預算執行不及預期、如何支持地方化債、財政如何支持地產等問題都給出了正面迴應。藍佛安部長明確表示財政有足夠韌性可以實現收支平衡,實現全年預算目標。雖然限於政策流程,發佈會上無法給出具體數據,但“中央財政還有較大舉債和赤字空間”給市場留足了預期空間,一定程度上給出了繼續加碼的政策預期。這種方向性的轉變對於穩預期意義重大。
第二,從具體的舉措來看,目前政策主要集中於防風險領域是更務實的選擇。在2022年以來的經濟下行週期中,地方政府和居民部門都受到了較大的衝擊。相對而言,居民部門的損失主要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上,而地方政府面臨的壓力已經上升到了現金流層面。地方政府受到歷史債務負擔、賣地收入下降、疫情防控支出等三重壓力,隱債化解乃至基層運轉都出現了非常大的困難。不緩解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與政府支出相關的投資、居民收入也會受到影響。金融監管部門已經通過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的方式緩釋了居民償債壓力,財政政策重點解決化債問題,是底線思維的體現,也是務實之舉。
第三,後續財政政策可能循序漸進、逐步出臺。中國財政政策仍有較大的空間,但基於海外大選的不確定性以及需要觀察政策效果等多種因素,從防風險到主動刺激的過程中,財政政策的出臺可能是更加循序漸進的,決策層仍然需要根據內外部形勢來逐步釋放政策空間。理性地看,我們對政策的方向充滿信心,但也應保持適當的耐心。
前瞻地看,10月和12月末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12月中旬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是重要的政策觀察窗口。
免責聲明
本材料由上海重陽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重陽投資”)原創並編輯發佈,僅限於提供信息和投資者教育的目的。本材料所依據信息和資料來源於公開渠道(例如:萬得、彭博)和內部研究成果,相關信息被認爲是可靠的,但重陽投資不對其完整性或準確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陳述或保證。相關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廣告、銷售要約,或交易任何證券、基金或投資產品的建議。本材料中引用的任何實體、品牌、商品等僅作爲研究分析對象使用,不代表重陽投資的實際操作。因基金產品投資限制、投資組合調整和交易成本等多種因素,重陽投資的實際操作有可能與本材料中得出的結論不同。
本材料並不考慮任何閱讀者的特定投資需求、投資目標或風險承受能力。閱讀者在投資之前,應當仔細閱讀產品法律文件和風險揭示書,充分認識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和產品特性,並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理性判斷並謹慎做出投資決策。
本材料版權屬於重陽投資,未經重陽投資授權,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轉載、翻版、複製、刊登、發表、修改、仿製或引用本材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