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要發紓困金 民衆怨:怎麼發都不公平 重點是取得疫苗

防疫警戒提升至三級後,原本熱鬧喧囂的羅東夜市也因爲休市防疫,變得冷冷清清。(胡健森攝)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中央宣佈將推出包括「自營工作者三個月共發給三萬元補助金」、「家中有國小以下孩童在防疫期間補貼1萬元的一次性定額現金」等紓困政策,但民衆似乎並不領情,認爲儘快買到疫苗控制住疫情纔是重點,錢不管怎麼發都不公平,只希望官員不要只會說空話,3000萬劑疫苗到底在哪裡?大家現在都還不知道。

宜蘭縣王姓夜市攤商業者說,政府要發錢當然很好,但他個人認爲「可以了」,否則其他行業也會有聲音,但發錢並不是問題的重點,趕快買到疫苗,將疫情控制下來纔是最重要的事情,官員不要只會說空話,3000萬劑疫苗到底在哪裡大家現在都還不知道,先將疫苗買進來臺灣,處理好疫情再說。

王姓夜市攤商業者憂心地表示,依照目前施打疫苗的進度,4、50歲年齡層被排在最後,但這個年齡層的人都是社會家庭支柱,一旦受到感染一個個倒下去,整個家庭甚至社會都完蛋了,總而言之,以最快速度取得疫苗纔是最重要的關鍵,至於政府要怎麼發紓困補助金,說句實話,「都不公平」。

至於要發放家中有國小以下孩童與國、高中特教學生的家庭,防疫期間補貼每人1萬元的一次性定額現金的做法,則引爆更多人不滿,有人在家長羣組中砲轟說,受疫情影響的不只家中有國小學童的家庭,家長的收入變少,但孩子的支出卻相對更多,尤其讀大學花錢,現在孩子連打工機會都沒了,卻被排除在紓困對象之外,真的是莫名其妙,難道家裡有讀國中、高中、大學的小孩就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