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學生研發新型病毒檢測試劑 30秒偵測登革熱
中正大學學生從預防醫療出發,發想新型登革熱病毒檢測試劑,有效提高檢測試劑的耐溫程度、降低保存門檻,也能在30秒得到檢測結果。(中正大學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臺灣對登革熱並不陌生,隨着全球暖化,病媒蚊更大量拓展生存版圖。目前登革熱沒有特效藥和有效疫苗,中正大學學生從預防醫療出發,發想新型登革熱病毒檢測試劑,有效提高檢測試劑的耐溫程度、降低保存門檻,也能在30秒得到檢測結果。學生團隊以此試劑原型,參加美國國際基因工程生物機械競賽(iGEM)並奪獎。
「登革熱是一個沒有辦法根除的疾病,這個疾病看似很小,實際上爆發起來卻相當嚴重。」中正大學iGEM團隊成員黃湘雁說,登革熱目前沒有特效藥或疫苗,只能仰賴醫院給予緩解症狀的支持性療法。
黃湘雁提到,我國近兩年約有500至600個登革熱病例,在2014、2015年更爆發前所未有的登革熱大流行,造成6萬多人感染、200多人死亡,而全球則將近39億人口處在登革熱的影響範圍,足見登革熱在傳染病上的嚴重性。
中正大學學生團隊研發「新型登革熱病毒檢測試劑」的原型,並用3D列印製作試劑盒外殼,如同驗孕棒,只要血液樣本滴入試劑盒的一端,與試劑的奈米金結合後流到測試線,如果含有病毒,試劑就會呈現兩條紅線。
有別於一般市面上的登革熱快篩試劑利用抗體做檢測,中正大學學生團隊開發的試劑原型則利用「多肽鏈」直接檢測登革熱病毒。
「我們用大腸桿菌製造多肽鏈,可以大量生產試劑原料。」團隊成員陳珏翰說,除了降低成本,多肽鏈的長度介於胺基酸和蛋白質之間,結構簡單,比起抗體更不易受到環境酸鹼值或溫度影響,試劑保存期也較長。
目前登革熱檢測方式有兩種,傳統核酸檢測需要數小時才能得知結果,而市面上的試劑則需要30分鐘。陳珏翰表示,目前中正團隊開發的試劑原型經過實驗測試,從滴入樣本到顯示結果約30至60秒即能完成,希望能加速篩檢,爲病人爭取治療時間,也能及早做預防社區傳染的措施。
在開發試劑原型之餘,學生團隊也走出實驗室與民衆交流,發現大多民衆對登革熱不甚瞭解,誤以爲只有臺灣南部纔有登革熱,或不知登革熱可能嚴重致死。「臺灣是高齡社會,而老人正好是登革熱高風險族羣。」黃湘雁說,我們找來長輩用臺語幫忙錄製防治宣導,也與嘉義布袋戲劇團合作拍攝登革熱宣導影片,在布袋戲偶生動的演出下,用說故事的方式讓民衆更容易認識登革熱及提高警覺性。
今年中正大學5個學院、8個學系共14位同學參加iGEM競賽。校方指出,過去3年,中正學生團隊赴美接連獲得亮眼成績,儘管今年因疫情的關係首度改用線上視訊方式參賽,中正團隊仍表現不俗,在全球239組隊伍中與成大、交大等校並列金牌,以及最佳包容性主題獎提名。未來中正團隊也將以發表論文爲目標,不排除尋求廠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