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紐約時報大篇幅報導抗役成果 桃猿機器人應援又爆紅

桃猿「新十號隊友 」。(圖/記者王真魚攝)

記者王真魚/綜合報導

國內疫情趨緩,本週末將開放1000名觀衆進場中職持續獨步全球,吸引外媒爭相採訪,《紐約時報》2日來臺採訪中職球團,5日將全文刊出,以大篇幅報導中職優異的防疫能力以及有趣的假人應援。

紐約時報2日首度拜訪中職,特別到桃園球場採訪樂天桃猿曾豪駒中信兄弟丘昌榮兩隊教頭,以及「世界全壘打王」朱育賢、兄弟洋投米蘭達投手教練佛斯特和「亞洲球王周思齊

紐約時報記者撰文介紹桃猿獨有的人形立牌、假人應援以及機器人加油,並採訪到樂天啦啦隊女孩倪暄,希望透過加油聲,能爲世界帶來正面的能量。朱育賢笑說,一開始看到假人在觀衆席上,確實有些奇怪,但數量漸漸增多之後,球員大多已能適應,「把這個當作另類行銷活動。」

現在沒有觀衆,曾豪駒坦言大家很想念球迷進場的時候,目前場上氛圍少了一點刺激感,對此他提醒選手,每天都必須「意象訓練」,對比賽有很大的幫助。丘昌榮認爲,球迷仍透過電視爲球員加油,現在能打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文中也介紹中職防疫措施,周思齊提及這些規範是必須的,大家也逐漸養成習慣。佛斯特直言,現在中職能打球,美國朋友都感到嫉妒。

中職昨天召開防疫會議,外媒也到場採訪會長吳志揚,談到中職走向全世界,幫助到外交、成爲另類的「臺灣之光」,吳志揚笑回:「我覺得不用這麼沈重,能夠爲國家爭取國際關注,是很光榮的一件事,但是我覺得任何事情帶太多政治目的不會長久。」

「中職的防疫成果、球員打球及應援方式,這是我們的生活型態。」吳志揚說:「這些東西透過這次讓全世界看到,讓大家喜歡臺灣,這種感覺心裡會比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