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防禦!人類航天器首次深空奔襲撞擊小行星

2022 年 9 月 27 日早上 7 點 14 分,已經在太空中長途奔襲 308 天的航天器“飛鏢”(DART,雙小行星改道測試航天器)順利撞上一顆小行星。在激起大量塵埃物質的同時,也將對小行星的軌道造成一定影響,這是人類首次進行主動防禦小行星的實驗。

DART撞擊任務藝術效果圖。圖片來源:NASA

這次任務到底是怎麼回事?有什麼意義?請看下文對五大問題的詳解。

問題一:爲什麼要研究主動防禦?

小行星是人類航天和天文界的超級“網紅”,無論是專業機構還是業餘愛好者,都發現了大量的小行星。國際天文聯合會 IAU 經常以發現者、名人和機構來命名小行星,它們也因此頻繁登上新聞頭條。

小行星實在太多了,按照 NASA 實時更新的數據,截至 9 月 27 日,人類已經追蹤到了 1113527 顆小行星。體積較小、尚未被發現的小行星,勢必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這些小行星裡,有一些似乎對地球不那麼“友好”,因爲它們的軌道與地球軌道有交叉,這就意味着二者有可能碰撞。隨着人類觀測技術的提升,發現的近地小行星數量在迅速攀升,如今已經近 30000 顆,且超過 900 顆是千米級別的大傢伙,足以對地球生命造成致命威脅。

被發現的近地小行星的數量也在迅速增加。圖片來源:NASA

僅以 2013 年著名的“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小行星事件”爲例,一顆直徑僅 15-17 米的小行星衝進地球,就在一個人口稀少的城市造成了 1491 人傷亡。而一顆千米級別的小行星,撞擊能量就能遠超地球上所有核武器加起來的威力。更不用提生物學界討論許久的恐龍滅絕事件,或許一顆千米級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就徹底顛覆了地球歷史。

所以,哪怕災難級別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發生概率很低,人類都要做好準備。在小行星面前,人類是命運共同體。

問題二:DART 的目標是什麼?

世界各航天大國都把小行星研究作爲核心項目之一,也出現了諸多任務。

例如,日本的“隼鳥” 1 號和 2 號實現了人類首次和第二次小行星採樣返回,美國的“冥王”號也正在運送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的途中。也有不少任務兼職“飛掠”探測小行星。例如,中國的“嫦娥 2 號”探測器於 2012 年 12 月 13 日近距離(最近 3.2 千米)觀測過“圖塔蒂斯”小行星,還有“羅賽塔”“伽利略”“卡西尼”“新視野號”等探測器都有過探測小行星的歷史。但這些探測器的任務普遍圍繞觀測和採樣展開,幷包含主動防禦小行星。

巨大的DART會在撞擊的瞬間粉身碎骨,把全部動量用以小行星變軌。圖片來源:NASA

按照天體運動學的原理,人類的防禦方案並不用直接摧毀小行星(目前也遠沒有這個能力),僅需施加外力將它稍微推離威脅地球的軌道,即可讓萬有引力帶着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從而錯過與地球的撞擊。而在深空中,一旦錯過,就是永別了。

因而這次 DART 的目標非常明確:要直接用重達 610 千克的航天器以超過 6 千米/秒的速度直接撞擊小行星,最大限度改變小行星的軌道,獲得整體測試效果,並評估未來人類面臨小行星威脅時應該採取怎樣的應對方案。

問題三:爲什麼選孿生小行星作爲測試目標?

選擇的邏輯主要有 4 條:

1.絕對安全。無論航天器撞擊後小行星的軌道怎麼變化,都不能因爲這次測試把它“推向”地球。

2.小行星大小適中,表面材料合適。這樣航天器就能撞出效果來,否則“蚍蜉撼樹”毫無反應,就沒意思了。

3.有精準軌道預報和跟蹤。測試目標必須是人類熟知並長時間觀測的小行星,且軌跡簡單,不會受到複雜軌道攝動力影響,這樣 DART 在深空“億裡奔襲”時能有足夠高的成功把握。

4.精準觀測。撞擊過程必須便於地球和地球附近的航天器連續集中觀測,且撞擊後對軌道的影響要有參照物及時反映出來,例如軌道週期、軌道距離等。

DART的撞擊可以讓小行星軌道週期發生改變並被準確測量出來。圖片來源:NASA

最終,DART 選擇的目標是兩顆孿生小行星 Didymos 和 Dimorphos (希臘神話孿生子/雙胞胎的名字,下文用“大星”和“小星”指代),小星圍繞大星穩定運動,正常情況下,小星運動的軌道週期是 11.9 小時,它們距離地球很近,通過大型天文望遠鏡可以很方便地測量它們之間的相對運動情況。

小星的個頭很小,直徑僅 160 米,飛行的引力環境純粹,但凡它的週期出現一點變化,都可以被地球上的科學家識別出來,並用來評估撞擊的影響。

因而,儘管預計 DART 撞擊僅能把這個是自身質量 1000 萬倍的“小”星速度改變 0.4 毫米/秒,但已經能讓它的軌道週期變化 10 分鐘,對科學家們而言足夠了。

問題四:DART 用了哪些新技術?

問題三中已經提到,選擇這兩顆孿生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楚它們的“容易撞”,但這並不代表這個從地球出發飛行近 1 年、跨越數億千米的“飛鏢”能準確“紮上”目標,航天器也需要採用一系列新技術,確保那一瞬間的成功。不過由於航天器瞬間要被毀掉,就沒必要帶上太多頂級科研載荷,DART 所有的新技術都是圍繞讓它更準來設計的。

這個“準”是指什麼呢?

1.飛得準

DART 使用了 NASA 的嶄新 NEXT-C 離子電推進發動機,採用超高電壓電離惰性氣體氙,從而獲得持續不斷的推力。這套系統耗電驚人,需要用 22 平米的新一代柔性太陽能電池板供能。飛行過程中,還需要太陽和恆星敏感器獲得準確姿態。

2.看得準

DART 的撞擊地點在距離地球 1000 萬千米之外,光速雙向通信延時超過 1 分鐘,它必須自主完成導航和撞擊,一雙精準的“眼睛”必不可少。基於“新視野號” LORRI 相機技術,DART 所攜帶的 DRACO 技術更進一步,識別的精度、準度和清晰度更強。有了這雙“眼睛”和定製的自動智能導航軟件,DART 能真正憑一己之力完成任務。

DART在撞擊瞬間的高清畫面準確傳回。圖片來源:NASA

3.傳得準時

DART 任務的高光時刻是撞擊的瞬間,但這也是它粉身碎骨的瞬間。不同於常規任務可以把數據暫存後待機傳回地球,DART 必須在瞬間傳回大量數據,尤其是以 6 千米/秒速度撞擊的過程中,要快速拍攝清晰的小行星近景,“可視即可傳”,直到爆炸的瞬間。因而,NASA 對這次任務的直播也很簡單,就是任務的主相機發回的景象。爲這些超高要求保駕護航的,是一整套高增益天線系統 RLSA。這是它的太空首秀,效果也顯而易見。

問題五:如何觀測整個撞擊過程和結果?

由於精準的軌道預報和控制,DART 的撞擊很早就被記錄在科學界的日程表中,最終有部署在 10 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近 20 臺地面望遠鏡參與了這次聯合觀測。與此同時,遠在太空之中的哈勃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甚至正在太空中飛行的小行星探測器“露西”,都把鏡頭對準了撞擊地點。

但是,這些“遠觀”都無法真正呈現撞擊的清晰畫面。爲此,DART 早在撞擊前 15 天就提前釋放了一個小衛星 LICIACube,它攜帶了兩部高清相機。它在撞擊完成後 2 分 45 秒準時飛抵現場,記錄下撞擊後的情況,隨後滑向深空。

望遠鏡的觀測結果、小衛星的高清相機拍攝結果及 DART 自己發回的撞擊前實時直播,讓科學家們能掌握撞擊的全程情況。

“赫拉”號將會全面檢測孿生小行星及撞擊結果。圖片來源:ESA

爲了更進一步評估整體撞擊情況,歐空局正在建造“赫拉”號航天器,它的目標是於 2024 年升空,隨後前往這兩顆孿生小行星,利用各種先進的科學儀器和小衛星對它們進行詳細科學研究,尤其是評估 DART 撞擊後對小星的影響。

正如前文所說,DART 並未攜帶科學儀器,事實上也沒有時間進行科學測量,但“赫拉”能完美補上這個缺口。有了它,一個完整的人類航天探索測試纔算完全閉環。

人類航天已經走過 65 年,隨着科技的進步,我們探索宇宙的好奇心逐漸增加,航天任務也在變得越來越複雜。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我們總要探測搖籃之外的世界。航天科技,就是走出搖籃、打開宇宙之門的最好鑰匙。

參考:

[1]NASA官網:https://solarsystem.nasa.gov/asteroids-comets-and-meteors/asteroids/in-depth/

[2]NASA官網:https://www.nasa.gov/planetarydefense/dart/dart-news/

[3]ESA官網:https://www.esa.int/Space_Safety/Hera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太空精釀監製|中國科普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