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的2D戰略與兩岸關係新論述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在國民黨中央會見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訪問團時再度提出他的「2D戰略」主張,強調兼顧「防衛」(Defense)與「對話」(Dialogue)並行,同時他在談及「九二共識」時,並未向美國訪賓說明「一中各表」的傳統國民黨論述,而是強調國民黨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看待並處理兩岸關係。

筆者注意到這已經是朱立倫在6月訪美期間首次提出「2D戰略」後第七度提到此一名詞,可惜當時媒體多聚焦於他脫稿提到的「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忽略了「2D戰略」可能是朱立倫正在逐步建構兩岸關係新論述的一環。在11月26日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大勝後,短短一個半月中即三度提出,可見得朱立倫對此一戰略的重視。

「九二共識」一詞在2000年政權交替前夕被提出後,曾經一度是兩岸交流的通關密語,但在2016年蔡英文總統在第一任就職典禮時以「尊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取代「九二共識」後,兩岸交流定海神針的地位就受到挑戰;到了2019年1月5日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談話中,同時提及「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被有心人刻意扭曲後,「九二共識」逐漸由兩岸交流資產轉變成爲負債,其後香港「反送中」事件、美中陷入長期對抗,加上2020年大選國民黨慘敗,「九二共識」成爲被檢討的對象,反之民進黨的「抗中保臺」成爲兩岸關係的新顯學。

然而國民黨在2016年敗選後,深知「九二共識」雖不完美卻不能丟棄,否則兩岸關係的話語權就會被民進黨所取代,但歷經洪秀柱、江啓臣到現在的朱立倫主席多次想檢討修正「九二共識」,但因各方勢力無法妥協而不了了之。

今年九合一選舉屬地方性選舉,有關兩岸或中美臺關係不會是重點,因此民進黨再度祭出「抗中保臺」影響也不大,但2024年大選是中央政府及執政權選舉,兩岸及中美臺關係勢必成爲焦點,國民黨對「九二共識」的態度將無可迴避。但新的論述或修正版(九二共識2.0)必須要滿足以下條件,即:國民黨內部能接受、國內各政黨能勉強接受、大陸不拒絕、美國不反對。

「九二共識」作爲兩岸「對話」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基礎毋庸置疑,因此大陸不會拒絕,且國民黨內部絕大多數也能夠接受,但「九二共識」作爲「防衛」的工具要讓臺灣各政黨和美國不反對,恐怕還要再加強論述,因此朱立倫避開「一中各表」再提「中華民國憲法一中」是一個正確的方向,相信未來2024年選戰中也是一個主要的論述,但不足以據此達到「防衛」的目的。

因此,筆者建議未來論述中,國民黨可以高舉堅決「反獨」的立場。日前趙春山教授提出中共在2027年廿一大之前,對臺策略將從「反獨」走向「促統」的戰略性轉移。但國民黨不論提出「和統」、「緩統」,甚至「終極統一」都會受到來自內外的壓力,但如果堅持「反獨」立場,一方面減少中共犯臺的藉口,也能對黨內和美方作出交代;退一步來說,如果中共藉機犯臺,也可以維護中華民國憲法爲由作爲反抗中共無理侵臺的工具。

或許國民黨可以從朱立倫提出的「2D戰略」主張檢討「九二共識」,筆者以爲「一減二加」或許是可行的方向,減的是「一中各表」用詞,加的是強調「中華民國憲法」與「堅決反獨」立場。准此,筆者試提「九二共識2.0版」如下:「堅持中華民國憲法下的九二共識,同時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臺獨立場」。

(作者爲大學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