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400公尺建功綠帶改善工程啓動 預計2025年中完工

建功綠帶暨周邊環境改善工程,14日在建功高中舉行開工典禮。(新竹市政府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建功綠帶暨周邊環境改善工程改善後示意圖。(新竹市政府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長近400公尺的新竹市建功綠帶,附近有十八尖山、學校及醫院等,但設施老舊、鋪面不平整,新竹市政府爭取到中央補助,挹注8350萬元改善,13日正式開工,新竹市長高虹安表示,市府以全新設計,盼將建功綠帶打造成都市、文化、生態共存的亮點,預計2025年中完工。

建功綠帶暨周邊環境改善工程,14日在建功高中舉行開工典禮,新竹市長高虹安說,建功綠帶是竹市中難能可貴、長度將近400公尺的綠色森林,附近有十八尖山,更是全臺唯一的霜毛蝠棲息地,串聯小學、大學城、兒童醫院等重要設施。

但目前因部分設施老舊、鋪面不平整、地面層干擾過多,及原先的綠帶規劃是以車而非人爲主,爲改善現況、增加安全性,市府爭取到中央經費補助,挹注8350萬元順利開工動土,預計於2025年中完工啓用,除帶給市民更優質的綠色休閒區,也是安心通學的綠色走廊。

市府城銷處長嚴翊琦指出,設計依照4個原則,整合分散動線減少車道面積、空間反轉形塑都市草原、綠色梳理增加地面灌木、分享通透又安全的校園圍牆,使都市、文化、生態共存。市府也蒐集鄰近學校、機關及地方民意意見,彙整後詳細規畫,最終經中央機關及相關專家學者審查通過,順利於今年動工。

爲了使綠地向校園沿伸,建功高中亦突破常規將圍牆敲除,改以矮綠籬方式做爲校園區隔,使校園與綠帶銜接,空間更寬闊通透舒適,讓校門口大草原成爲學子們的自然教室。工期約420天,規劃採分區施工方式,評估可將交通影響降至最低,並加強設置安全警示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