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107年路平啓動 預計改善200萬平方公尺

竹市林智堅相當重視新竹市的路平品質

振道記者蔡文綺/新竹報導

新竹市政府推動路平計劃,新竹市長林智堅上任後推出「路平三支箭」,從提高道路養護預算、修訂《新竹市挖掘道路埋設管線管理自治條例》到建立路平主題網,採「評分及格最低標」招標方式並實施夜間施工,控管道路品質,3年來路平改善面積達146萬平方公尺,他表示,今(107)年度編列經費提高至3億元,3月中將啓動路平工程,今年預計突破200萬平方公尺,持續提升道路品質。

林智堅表示,爲確保用路人行車安全,他上任起提高道路養護經費至2.3億元,今年更提高至3億元,計劃於3月中陸續啓動,第一階段改善總面積約158,000平方公尺,總計46條主要道路,包括東區學府路等19條道路、北區南街等18條道路、香山區景觀大道等9條道路,將陸續規劃今年度路平路段時程目標總面積突破200萬平方公尺。

林智堅表示,路平一直是市民關心的市政項目,他上任後推動路平有感措施,除規劃道路養護作業外,去(106)年以「評分及格最低標」方式招標,確保施工廠商品質,同時採夜間施工,維持工程進度,降低對用路人干擾;市府更積極落實聯合施工、責任加重以及建案整合等相關管理政策,讓路平計劃推動更爲全面

過去許多長年來路不平的路段都已持續改善,包括中華路慈雲路、光復路、北大路、西大路、中央路、香山茄苳景觀大道等,其中慈雲路改善成果民衆喻爲飛機跑道」,民衆表示,現在騎車不再像坐雲霄飛車機車早餐也不會再一路「跳車」了,道路安全品質顯著提升。

新竹市工務副處長曾嘉文表示,在預定改善路段沿線上,管線單位若有計劃型的管線汰換、新建房屋民生管線挖掘需求者,事先申請許可並在鋪設前挖埋完成,有效大幅減少鋪好又挖的現象,維持道路平整舒適度,民衆不再有「這周要挖左側、下週封右側」的困擾,有效減少額外刨挖時程。

此外,避免人孔蓋造成道路凹凸不平,刨鋪改善後的路面,除污水孔蓋救災消防栓外,其餘人孔蓋皆埋入地下。今年度路平計劃,依各區特性分別採東區、北區、香山區辦理採購作業,逐步改善新竹市道路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