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消防菁英部隊 參與內政部震災搶救移地訓練

新竹消防局派出菁英部隊參與震災搶救移地訓練

新竹振道記者蔡文綺/新竹報導

爲持續精進地震災害特種搜救能力,整合特種搜救隊成員執行應變模式與機制,新竹市消防局於今(26)日至28日派具有救助教官及高級救護技術員等背景的22位消防弟兄,前往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參與36小時模擬震災搶救移地訓練,並操作新式救援裝備「AZ(Arizona Vortex)救援腳架」,期盼克服地形困難,升級搜救能力。

本次訓練透過國內最完整的模擬地震搶救設施師資,搭配國際通用震災搶救編組分工精實課程、倒塌建築物障礙破壞、支撐作業,連續36小時不間斷的模擬地震災害人命搜救實作演練,另加入操作新式救援裝備AZ救援腳架,與新購的ROLL UP4000型新式捲筒式擔架作系統應用下,模擬地震倒塌現場,在不規則地形及落差,進行各式固定點支撐與低所受困吊掛救援作業,使搜救過程不受地形影響,耽誤黃金搶救時間。

曾於104年至106年連續3年參加比利時那穆爾(Namur)辦理的「GrimpDay」國際繩索救援競賽,同時也是本次參訓的救援組組長遊坤哲表示,AZ救援腳架與現行消防單位使用「工業型三角救助架」不同,以往僅適用於平坦地形且吊掛強度不足,限制救援地形;AZ救援腳架,在岩石巖壁碎石地等不規則地形,能做救援繩索統固定使用,亦能進行腳架拆解,做三腳共同固定或單腳固定,並進行傾斜、水平或垂直操作,克服救災多變地形,已被國際廣泛應用於各項救援工作

遊坤哲組長也表示,AZ救援腳架搭配ROLL UP4000型捲筒式擔架做吊掛使用,可視救援空間大小,針對地震災害後不規則的破碎地形變化出最適合的救援系統調整爲水平吊掛或垂直吊掛模式,整體功能性及變化性遠優於傳統型工業用三角救助架,能大大提升救援效率

本次實作訓練相較以往最大不同之處,學員改以搭設帳篷取代宿舍住宿方式,由學員模擬抵達災害現場後,經過專業分析,就災害現場位置劃設搜救區、指揮區及休息區,以不間斷輪替救援方式,執行模擬震災救援作業,學員需在沒水沒電的狀態下,進行自給自足訓練,同時維持良好精神與體力,克服高溫炎熱天氣

新竹市消防局長李世恭表示,爲因應多變災害,消防局做足準備,進行2階段地震救援訓練。第1階段「建立共同救援語言」,爲所有消防人員進行地震搜救基礎訓練,以瞭解特殊救援器材操作方式及救援模式;第2階段針對本市特種搜救隊編組的消防同仁,辦理進階訓練,包含國際搜救標識運用、特殊倒塌建築物支撐作業、進階受困人員搜索及救出等項目,盼不間斷的完備訓練,能使本市特種搜救隊與國際搜救接軌,讓未來參與國際救災的人員,更有信心面對各項多變搜救任務,順利完成救援工作。

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去年臺南發生規模6.4地震,消防局特種搜救隊全力投入救災,歷經連續8天搜救行動,接力完成人命搜救任務,爲協助消防弟兄出勤救災,他責成消防局添購震災專用裝備器材以及完善訓練,全面強化消防局救災戰力,也盼此次訓練,讓特種搜救隊震災搶救效能再升級,未來參與各項救災任務時,更能發揮團隊合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