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君》去擁抱那些也許正在泅溺掙扎的孩子吧

朱亞君》去擁抱那些也許正在泅溺掙扎的孩子吧

【愛傳媒朱亞君專欄】大師兄在馬來西亞演講時,分享他工作中接體過的小飛俠,他說:大人的個案,通常頂樓的最後現場,總散落歪倒着幾個酒瓶,感覺他們在決絕的前一刻都還有着眷戀,或者還需要藉着酒精給自己一點勇氣。

而孩子的個案呢,就只孤零零躺着一個書包。

我光想着那個畫面,就難過起來。

回想自己的青少年期,也有幾次感到沒有退路,才十多歲就對這世界失望透了,有好多憤怒與淚水,更多的是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在那些懸崖上,我是幸運的,我遇到一些好老師,他們看到了我的高敏感,肯定了我的價值,讓我找到還有文學的世界可以遁逃。

我真的很幸運。我時時刻刻想着文國士的話:「好好長大,是需要運氣的。」

近日出版了幾本教育書,不管是王意中心理師的《好痛,但能跟誰說?》,吳孟昌老師的《孩子越倔強,我越溫柔》,黃俊堯老師的《當老師真是太棒了》,他們都在講一件事:教育的初衷。

你就想想,不管你是30、40、50歲,我們這樣成熟的年紀,在辦公室裡都不一定如意,你會遇到職場霸凌,你會吃老闆的排頭,你會被同事排擠,我們是大人耶,我們都會有苦難言。那孩子呢?在校園裡絕對弱勢的孩子呢?

每一個走上頂樓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不都吶喊着:早餐時還好好的呀。他們的老師不都遺憾着:他在學校很正常啊。

我們都不知道別人正在發生甚麼,但也許我們可以試圖。

年假十天,好不好讓我們都放下手機平板,懷着一顆柔軟的心,去聆聽去擁抱那些也許正在泅溺掙扎的孩子。

出版這產業的力氣真的好小,但套句王意中的話,只要我能救一個,我都願意一直講下去。

作者爲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