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慶打擊樂團浴火重生 以《木蘭》站穩腳步再出發

朱宗慶打擊樂團日前位於八里的倉庫遇上大火,存放在倉庫裡的寶貴文史資料皆燒盡,面對重建之路,團員們也帶着越挫越勇的決心,首先挑戰,就是重演樂團的代表作之一、擊樂劇場《木蘭》,以此站穩腳步再出發。(羅永銘攝)

朱宗慶(中)表示,相信樂團重建之路一定有艱苦之處,但他和團員並不畏懼,一定可以再度突破自己。左爲飾演木蘭的演員朱安麗,右爲飾演木蘭的演員黃宇琳。(羅永銘攝)

朱宗慶打擊樂團日前位於八里的倉庫遇上大火,存放在倉庫裡的寶貴文史資料皆燒盡,面對重建之路,團員們也帶着越挫越勇的決心,首先挑戰,就是重演樂團的代表作之一、擊樂劇場《木蘭》,以此站穩腳步再出發。(羅永銘攝)

朱宗慶打擊樂團日前位於八里的倉庫遇上大火,存放在倉庫裡的寶貴文史資料皆燒盡,面對重建之路,團員們也帶着越挫越勇的決心,首先挑戰,就是2月9日起將重演樂團的代表作之一、擊樂劇場《木蘭》,以此站穩腳步再出發。

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10年前打造這部作品,是帶着突破自己的決心,「那時我想追求更新的作品,一開始就下定決心勇往直前,不管是從演出、型態、聲響選擇到跨界演出,過程中的種種成爲一項重要的追求和典範,也成爲樂團重要的作品。」

朱宗慶表示,《木蘭》將打擊樂和劇場融合,「場上分不出來是樂器還是劇場用的道具;演員也分不出來是京劇演員還是擊樂家,不管是擊樂、肢體、唱腔、身段,都有深度融合。」

導演李小平表示,這部作品是經過每個環節的累積,也說明了做好作品隨時有「打掉重練」的精神,他以這次參與的新生代團員高瀚諺爲例,要飾演馬伕,必須放下平常「擊樂王子」的形象,「我問他願不願意挑戰自我?他告訴我願意重新來過,那只是一個微小的調整,但一切打掉重來,卻是大不相同。」

舞臺設計王孟超表示,他選擇乾淨的舞臺,以竹子爲主要素材,「竹子可以是樹林、戰場,或是變成擊樂的一部分,將材料用到淋漓盡致,成爲戲裡不可分的一部分,是大家的智慧。」由於有一部分佈景道具燒燬,樂團也表示現已開始重製,確保2月可如期演出。

燈光設計車克謙感慨,10年前首演的時候,遇上他母親過世,當時他以爲投入工作能忘掉悲傷,而10年後,他仍然藉由這部作品,尋找歸屬感和安慰。

車克謙表示,木蘭的故事,除了代父從軍,還有一個真正的核心,就是在於每個人和家的連結,「劇中的木蘭,心心念唸的就是可以返家,可以牽起阿爺和阿孃的手,這也是每個人心中想的事情。」

多媒體設計王奕盛表示,倉庫發生火災時,他太太很擔心地告知他,而他內心浮現的第一個念頭是「還好有木蘭」,王奕盛說,舞臺可以重製、樂器可以重買,「所有真功夫都在團員身上,雲端硬碟裡的資料都還在,只要木蘭還可以演,我什麼都不怕。」

朱宗慶表示,相信樂團重建之路一定有艱苦之處,但他和團員並不畏懼,一定可以再度突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