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社科院徐奇淵:中美雙邊貿易關係弱化,但間接聯繫穩定、增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曹媛 深圳報道

近年來,美國推動“近岸外包”、“友岸外包”和去風險化(derisk)等政策,中國在美國進口中的份額持續、顯著下降。2023年以來,中國在美國進口中所佔的份額已經被墨西哥、加拿大趕超,成爲美國第三大進口來源國。一時間,“中美脫鉤”等言論甚囂塵上。

此外,隨着東盟、墨西哥、泰國等新興經濟體的上升,也被認爲會動搖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而隨着中國企業的出海,中國“產業空心化”風險也備受關注。在新一輪全球產業轉移中,中國的發展機遇到底在哪裡?

帶着諸多疑問,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經濟與政治系主任徐奇淵。

中美雙邊經貿聯繫弱化,但間接聯繫穩定、增強

21世紀經濟報道:目前,中國與美歐日韓等經濟體的貿易在中國對外貿易中所佔份額在下降,而中國與東盟、墨西哥等新興經濟體的貿易佔比在上升。如何理解看待這一趨勢?這種貿易結構的變化對中國有利還是不利?

徐奇淵:這個趨勢可以概括爲:中美之間的雙邊經貿聯繫顯示出雙邊弱化,但是從間接聯繫來看則相對穩定、甚至有所加強。

從傳統貿易數據來看,2017年,中國佔到美國全部進口的21.6%,2022年下降至16.5%,2023年上半年進一步降至13%。但從增加值數據來看,中國的佔比並沒有下降。比如美國從越南進口產品,但越南的出口額中包含很多中國的增加值,因爲它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包含了從中國進口的中間品,或者是中國企業在越南投資生產的。

以前中美雙邊的經貿壓力很大,中國佔美國的進口比例很高,現在有一部分壓力轉移到了其他國家。當然,其他中間國家也有在抱怨這個問題。我們去東南亞調研的時候,有的國家認爲現在對中國的逆差太大了,我們迴應稱是因爲這些國家對美國的順差也同步擴大了,這也正是因爲這些國家從中國進口了中間品、可以生產、出口更多的產品。對於美國來說,去中國化主要是對中國的直接依賴減少了,但從增加值角度來看,間接依賴並沒有減少。

“關稅戰”以後,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增加值數據從2018年開始突然下降,但2019年以後一直在修復,現在已經修復到接近2017年的水平。所以目前是中美雙邊關係弱化,但間接聯繫相對穩定。

21世紀經濟報道:這種間接聯繫的相對穩定甚至加強,能理解爲是中國的轉口貿易增多了嗎?

徐奇淵:不是簡單的轉口貿易。比如中國出口到越南的棉紗線,越南加工後變成面料,然後變成衣服。這個棉紗線作爲中間品是中國生產的,而且印染工藝、紡織設備也可能來自中國,一些企業的管理者也是中國人,相當一部分要素投入都來自中國。

從數據可以看出,在東盟國家出口獲得的增加值當中,約有20%是外國獲得的增加值。其中,中國佔比從2007年的1.6%上升至2021年的4.7%,幾乎增長了2倍。過去十多年,中國的這一佔比接連超過了美國、日本與韓國,已經接近歐盟27國與英國之和。

這表明中國從東盟出口當中的獲益在快速增加。此外,墨西哥、日韓、歐盟、印度、俄羅斯等主要經濟體的出口當中,我國獲得增加值的佔比也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上升。

中國需從“世界工廠”走向“世界母工廠”

21世紀經濟報道:目前,中國企業在“中間國家”的發展現狀如何?

徐奇淵:我們最近觀察到,一些“中間國家”的體量較小,其承接產業鏈的能力出現了明顯的瓶頸,或者到說已經出現了一些承接能力飽和的現象。比如在越南,目前企業要再招人的話,已經沒有閒置的勞動力可以用了,需要從其他工廠挖人;墨西哥是用電緊張,水源經常也短缺、基礎設施也不夠用;泰國則已經面臨人口老齡化,自己都要吸引周邊國家的外勞。目前我們看到了部分企業迴流中國的情況。另外,印度的體量雖然大,但是面臨着一系列固有的問題,最近新聞報道稱蘋果將生產轉向印度不順利,計劃將部分產能轉回中國。

21世紀經濟報道:東盟、墨西哥、泰國等新興經濟體的上升,是否會動搖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隨着中國企業的出海,會造成中國“產業空心化”的風險嗎?這值得警惕嗎?

徐奇淵:中國仍然是世界工廠。從生產的角度來看,工業製造業的增加值佔全球比例“三分天下”,中國1/3,G7國家1/3,其他國家1/3。另一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佔全球出口份額爲14.4%,較中美貿易戰之前的2017年還上升了1.7個百分點。總體上中國世界工廠地位沒有變化,沒有空心化,還是很強。

中國的優勢在於營商環境、勤奮的勞動力,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是長三角、珠三角這種城市羣“流水線”式的生產分工模式。流水線其實並不是一個複雜發明,現在來看也沒有什麼科技含量。但是在上個世紀初,流水線生產方式讓美國工業的生產效率大幅超越了歐洲。中國則把流水線的定義進一步拓展,我們不僅僅是在一個車間裡有流水線,更是把一個個城市做成了流水線上的一個單元,也就是說,通過發達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把一個個企業密度很大的城鎮連接起來,成爲了企業密度大、城市密度也大的流水線區域,比如粵港澳大灣區。

另外,我們都知道中國以前是“世界工廠”。2022年賽迪研究院的一份研究報告提出,要學習國際經驗,中國以後要做“世界母工廠”。也就是說,產業雖然外遷了,但企業總部還在中國,中國要掌控供應鏈的關鍵環節。比如在紡織服裝行業,原材料、紡織等環節轉移出去了,但印染工藝技術,包括紡織機械設備等還掌握在中國企業手中。

“世界母工廠”意味着要對全球的工業體系、產業鏈有掌控力,掌握其中高端的附加值、科技工藝,即中國製造業要從“中國製造”變成“中國智造”。目前,日本、美國、歐洲都一定程度上在扮演“世界母工廠”的角色,他們除了世界五百強企業之外,隱形冠軍也很多,特別是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