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盛鬆成: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美聯儲今年以來持續激進加息,對全球產生外溢影響,全球貨幣政策呈現收緊趨勢,一些國家跟隨加息,中國貨幣寬鬆面臨外部掣肘。

“中歐陸家嘴金融50人論壇(CLF50)啓動暨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成立15週年圓桌會議”期間,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鬆成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對抑制本國通脹有一定效果,但效果比較有限。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對我國貨幣政策實施會有一定影響,但中美經濟週期並不同步,我國堅持“以我爲主”的獨立的貨幣政策,較好地應對了經濟下行壓力。

今年年內第二次降準已經落地,而LPR也已多次下降,人民銀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推動降低企業融資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

不過,近來LPR“按兵不動”。11月21日最新公佈的1年期LPR爲3.65%,5年期以上LPR爲4.3%,自8月LPR實現非對稱下調後,近幾月LPR均維持不變。

盛鬆成認爲,這並不意味着未來LPR沒有下降的空間。“政策利率(如OMO利率、MLF利率)持續下調的可能性不大,但近期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56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

盛鬆成認爲,貨幣政策目標多元化是我國貨幣政策的重要特徵,預計未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還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介紹》,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人民銀行引導金融機構信貸投向,發揮精準滴灌、槓桿撬動作用的工具,通過提供再貸款或資金激勵的方式,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特定領域和行業的信貸投放,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盛鬆成認爲,在外部衝擊引發全球通脹的大背景下,結構性貨幣政策有助於從供給端應對疫情衝擊。同時,結構性貨幣政策是支持經濟薄弱環節、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有效舉措。

“一方面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建立了激勵機制,把央行的資金與金融機構對特定領域和特定行業的信貸投放掛鉤,發揮精準滴灌實體經濟的獨特優勢,從而支持了經濟薄弱環節(如小微企業)和最需要發展的領域,比如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等。另一方面,央行也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投放了基礎貨幣,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經濟的平穩健康運行。總量政策(如降息、全面降準)往往具有更強的信號效應,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往往更有助於兼顧內外平衡,同時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盛鬆成表示。